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和社会科学.第16卷 第1辑(201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9714215
  • 作      者:
    苏力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法律和社会科学(第16卷 第1辑)》的专题是“执法的社会科学”,文章有偏重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的,也有偏重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执法过程、性质和后果的,内容涉及建筑安全、广告规制、土地执法、食品安全等领域。因此,作品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法律和社会科学的融汇。与此用时,这些论文都以经验研究为基础,注重对法律实践的认识和探索,力图从实践中提炼问题并展开理论解释。
展开
精彩书摘
  《法律和社会科学:第16卷 第1辑(2017)》:
  与平时的一般性执法力度相比,因为运动式执法的特点,在这一期间执法力度会得到空前的提高,所以可以预期在这一期间内,社会治安状况可能会得到改善,但问题却很有可能发生在运动式执法之后。也就是说,因为运动式执法不能持续,所以在运动式执法之后会出现执法力度的大幅度下降,而市场上供应一方因为执法的影响并不会在执法之后马上恢复到执法之前的供应水平,那么就会形成所谓的空窗期:市场供应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而执法力度却又不能保证对那些为满足需求而可能实施暴力犯罪的非法商品和服务需求者形成有力的震慑。这就意味着,运动式执法之后的短时期内(供应不能完全回复到之前水平的期间),那些和非法交易相关联的暴力犯罪发生率有可能会增加,而这当然不是执法者所期望看见的结果。
  更为糟糕的是,因为运动式执法呈现某种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执法力度不均衡,非法市场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总是保持着某种反复性。从长期来看,运动式执法会造成这些与非法交易相关联的暴力犯罪惯常化,并保持一种滞后于运动式执法的伸缩性:在运动式执法高峰时,暴力犯罪活动会“偃旗息鼓”,但在执法之后,又会“气焰高涨”起来。这种仿佛“牛皮糖”一样纠缠着运动式执法的现象恐怕更是执法者所不愿接受的事实,也是法学家所批评的运动式执法只具有短期效应的根本原因。
  2.价格大幅度上升使“非法交易”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另一个与运动式执法方式相关值得高度关注的可能后果就是:运动式执法可能会使所制裁的非法交易变得更具有吸引力,从而在运动式执法之后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该非法交易市场,出现执法行为自身变成所欲消除行为的诱因这样一种怪异的局面。
  ……
展开
目录
“执法的社会科学”专号
论文
作为“影子”存在的执法/李娜
违法广告的规制为何失效/宋亚辉
法院如何规制算法
——从快播案切入/邱遥堃
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协助
——以新镇实践为例/李梦侠
基层协警体制的运作与改革/于龙刚
治超执法中的综合治理/吕健俊
城管执法中的结构性暴力/李振贤
监控:基层土地执法的功用/甘霆浩
乡村土地执法中的共谋与竞争/印子
乡村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困境及其解释
——治理能力的视角/徐凯
评论
运动式执法的社会效果/胡伟强
“权宜式信访治理”的塑造与后果/桂晓伟
编辑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