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31211
  • 作      者:
    叶迎春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例》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路线展开:一方面从能力理论到胜任力理论,从一般潜能到管理潜能,对管理潜能进行界定,研究提出关于三层级的管理潜能理论;一方面从基础研究着手,通过访谈研究、开放式研究,形成管理潜能的结构模型,编制开发管理潜能测量量表,研究显化机理,提出显化措施,指导企业实践。
展开
作者简介
    叶迎春,男,四川泸县人,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现供职于中国建材集团。
展开
内容介绍
  《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例》提出了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型,构建企业家基于信任的授权模式,构建企业中层管理者多轨学习链,构建基于潜能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系统,引导企业中层管理者持续地自我变革的“四构建一引导”措施,丰富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构架,并为企业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据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的公司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一批具有改革才能的中层管理者。据一项对法国电信公司的变革项目统计,在受到资助的117个项目中,高层管理者提议的有80%未达到预期或完全失败;而由中层管理者提议的项目却有80%获得成功。
  从我国企业的现实看,高层管理者固然重要,但在高管一定的情况下,中层管理者往往成为影响企业运行质量的关键。特别在国有大型企业,委托代理条件下的中层管理者一定意义上对企业运营产生关键性影响。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需重新对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作用进行定位,并需充分考虑中层管理者的个体和团队能力能否胜任高层管理者的信任。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与改革及高层管理者的授权内容与形式都与所在组织中层管理者的能力评价密切相关。
  如何选拔企业中层管理者,如何培养提升中层管理者,特别是如何从中层管理者中实施接班人计划,如何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估,明显表现依据不足,亟待研究关注。
  1.1.2国家政策引导与管理实践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3年12月26日)中提出了“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研究制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等意见。一般认为,能力包括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潜能的认知、开发和测量应是能力建设的一部分。能力开发也必然包括潜能开发的内涵,即是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人的潜能开发问题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必然课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一步确立了全社会关注人力资源的基调。200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撤并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门合并旨在优化组织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但部门名称反映了国家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已经从号召转化为自上而下的行动。全社会对人力资源绩效和能力建设和评价的关注已经成为常态,而人力资源绩效最大化目标换个角度表述即是人力资源潜能发挥最大化目标。
  在本书作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践10年工作中,经历了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体会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对企业牛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亲历了调动和发挥人力资源潜能,特别是发挥中层管理者潜能对个体和组织产生的巨大影响;认识到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角度关注中层管理者潜能的重要价值和广阔的理论与实践空间;同时也发现潜能开发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实践缺乏指导。比如,在对一大批中层管理者进行识别时,主观因素和个人认知的差异会对人才的使用产生很大乃至决定性的影响;选拔后备人才和实施接班人计划时,面对一批业绩突出的中层管理者,如何作出选优的抉择,是一个难题。所以一直思考如何通过深入研究企业中层管理者这个群体的潜能,给其他研究提供参照和借鉴,从特殊到一般,逐步形成潜能研究常模。
  1.1.3问题的提出
  本书作者长期在国有企业工作,从地方国有企业到大型中央企业,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现状非常了解。企业管理者群体中,中层管理者群体的潜在能力发挥是每个企业家关心的问题;中层管理者潜在能力判断是企业家和人力资源部门的难题,关系到职位安排以及接班人计划安排;中层管理者的潜在能力开发对企业绩效的提高非常关键,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当然,中层管理者蕴含的巨大潜能没有充分发挥也是共识。以上社会现实促使本书作者关注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潜能判断和开发问题。
  人的潜能是一个内容非常宽泛的概念,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针对企业管理实践需求的实际,以及企业中层管理者的特殊价值,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是很关键的。经过长期的研究学习,决定从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的研究切入。如何切入?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理论和现实对中层管理者的关注
1.1.2 国家政策引导与管理实践体会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范围和前提假设
1.2.1 研究的范围
1.2.2 基本前提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选择中层的原因
1.3.2 选择国有大型制造企业的原因
1.4 研究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本研究的命题框架和研究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路线
1.7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企业中层管理者潜能开发研究综述
第3章 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的界定及分析框架
第4章 企业中层管理潜能的维度研究
第5章 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维度解析
第6章 管理潜能结构的实证研究
第7章 管理潜能的显化路径实证研究
第8章 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显化措施研究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开放式问卷
附录2 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分析访谈提纲
附录3 管理调查问卷(第一版)
附录4 管理调查问卷(第二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