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代君权与皇族地位之关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8112
  • 作      者:
    雷艳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文库:唐代君权与皇族地位之关系研究》有关唐代君权与皇族地位关系的探讨,一方面,有助于探索中国传统社会两千多年来王朝更迭的内部原因,即一般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唐代在中国传统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特殊意义与重要地位,即特殊性。此外,《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文库:唐代君权与皇族地位之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将为当代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以及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提供历史之鉴。
展开
作者简介
  雷艳红,江西九江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领导科学、新政治经济学和公共财政理论。目前发表学术沦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多项,翻泽著作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皇权专制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君主与皇族的关系脉络通常为,草创立国时相互倚重,待政权稳定后则彼此猜忌、皇族受制,及至王朝末年君权衰微、皇族没落。《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文库:唐代君权与皇族地位之关系研究》以有唐一代为例,通过研究不同阶段储位之争的特点,揭示了唐代君主与皇族关系演变的三步曲:从利益一致(同荣)到利益冲突,再回归利益一致(共辱)。表面上,这一关系演变缘自君主对储位之争的不同处理,实质上则是君主集权体制的痼疾发作。《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文库:唐代君权与皇族地位之关系研究》从专制权力内核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传统社会的王朝兴衰是如何发生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高祖重用皇族与巩固君权
  武德年间,高祖通过重用皇族、提高皇族地位以巩固君权。高祖对窦后所生且年长的三位皇子(建成、世民、元吉)委以重任,希望诸皇子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以早日实现王朝的统一大业,巩固初生的李唐政权。此阶段,君权的提高有赖于皇族整体的强大,而皇族成员实力的增强亦有助于君权的巩固。但是,这势必造成皇子政治野心的膨胀.并因此削弱,甚至剥夺君主权力,玄武门之变的爆发及其结果就是很好的说明。
  本章通过分析武德年间储位之争的原因、过程,讨论高祖对储位之争的预防措施及其效果,探究李世民成功夺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高祖朝君权与皇族地位的状况,透视君权与皇族地位的关系特点。
  第一节  武德储位之争的缘起
  关于武德年间的储位之争,王夫之认为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斗争是因“上梁不正下梁歪”所致,“唐高祖之守太原,纵酒纳贿以自秽,宫人私侍,而尝试生死以殉其嗜欲”。既然李渊为自己的子女做了不太好的榜样,“则秦王矫举以奋兴,一唯其才之可以大有为,而驰骋侠烈之气,荡其天性,固无名义之可系其心,建成尤劣焉,而以望三后忠厚开国之休,使逊心以听高祖之命,其可得乎?”高祖不能以身作则,身边的亲信又都是一些“行险徼幸若裴寂之流”,于是“东宫天策士各以所知遇为私人,目不睹慈懿之士,耳不闻孝友之言,导以争狺而亟夺其侧隐,高祖若木偶之尸位于上,而无可如何,诚哉其无可如何也!”正所谓“源之不清,其流孰能澄汰哉?”
  王夫之将武德年间手足相残的责任全部推到高祖身上,未免有失公允。毕竟个人对权力的追求和欲望,无人可以阻止,更何况李建成、李世民为储位而争,也是在其位谋其事。对此,岑仲勉指出,“建成虽屡次临戎,而勋业远非太宗之比,储位之危,实为父者有以启之”。岑先生从君主力图保证王朝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指出专制社会中储位争斗的普遍性,‘‘原夫专制君主,无不欲万叶永基,然因此一念,遂生矛盾”。”此论颇有见地。显然,岑先生并没有讽刺唐高祖昏聩之意,他对武德年间的权力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无奈。在这一点上,王素与邵干才有些误会岑先生了。在《玄武门之变真相》一文中,他们引用岑先生的原话,认为岑先生要表达的意思是“此类兄弟争斗,为父者难辞其咎,与旧史谓高祖昏聩不善处,可称异曲同工”。
  虽然储位争夺在专制社会相当普遍,但不同时期的储位之争亦有其特殊性。笔者认为,引发武德年间储位之争的根本原因是,因形势需要,高祖必须重用李唐皇族成员,至于精明强干的李世民则更是高祖高度倚重的对象。随着李世民实力的壮大,他的政治野心也在加速膨胀,对太子李建成的储位乃至高祖的皇位产生觊觎之心,由此引发的储位争端最终以极其惨烈的方式解决。这种因客观环境限制以及皇子主观上对最高权力的觊觎之心而引发的储位争端是高祖无法制止和控制的,尽管高祖也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但依然无法避免兄弟相残的惨剧发生。至于高祖为何要重用李唐皇族,则有必要进入武德年间的政治局势,方能获得“同情之理解”。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由李唐皇族地位变迁引发的思考
二 研究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高祖重用皇族与巩固君权
第一节 武德储位之争的缘起
第二节 高祖预防控制储位之争
第三节 唐突关系与李世民成功夺权

第二章 太宗加强君权与重视皇族
第一节 君主意志与贞观储位之争的引发
第二节 晋王治之立与君权局限
第三节 储位之争中的皇族地位透视
第四节 皇族婚姻与皇族地位

第三章 高武时期君权提升与皇族遭难
第一节 永徽显庆政局与高宗巩固君权
第二节 高武时期储位变更与武后夺权
第三节 君权提升与武后篡权之联系
第四节 武后篡唐与李唐皇族遭难

第四章 中宗享受君权与压制皇族
第一节 中宗朝储位之争缘由
第二节 李重俊起兵失败之由
第三节 储位之争中的李唐皇族与武氏宗族

第五章 睿宗淡泊君权与保全皇族
第一节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争缘起
第二节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中央人事较量
第三节 权力争斗中的睿宗

第六章 玄宗扩张君权与皇族没落
第一节 储君废立中的君权透视
第二节 玄宗朝的皇族政策:基于君权扩张手段的分析
第三节 皇族政策与中晚唐宦官专权之联系

第七章 君权、皇族与中晚唐政局
第一节 储位争端中的中晚唐政局
第二节 君权扩张与皇族没落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