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探索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005721
  • 作      者:
    王振,宗传宏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每一次的重大改革开放,或者每一轮的重大结构调整,长三角的一些先行地区总是站在时代潮头,主动把握新形势、新机遇,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新发展。在这一轮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和开发区更是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一些做法和经验。《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探索实践》选择了苏南地区、浦东新区、南京、义乌、漕河泾高新区5个典型案例,其中既有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典型,也有创新驱动转型的典型,还有产城融合、区域联动的典型。当然,5种典型案例或发展模式既反映了长三角各个地区的一般特征和规律,也具有各自特有的一些背景和选择,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跟踪,去评价和总结。
展开
精彩书摘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市场贸易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专业市场面临更加开放的信息和商流,与电子商务相互融合、联动发展,成为专业市场转型、提升的重要途径。与专业市场这一有形平台相比,电子商务将商务商业活动的空间从现实生活延伸到互联网络,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完成交易,从而使传统的交易体制、交易规则、交易规模、交易习惯等发生巨大变化。对于义乌市场而言,电子商务的出现将进一步扩展义乌市场的辐射范围。借助电子商务模式,义乌市场的交易功能将得到极大的创新、提升,甚至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促进市场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2010年,义乌市政府专门出台实施了《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成全球最大日用消费品网货采购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打造小商品电子商务之都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发展电子商务的工作重点:一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普及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二是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强化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三是加快创业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营造电子商务良好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义乌将大力发展无形市场,依托海量数据储存与信息处理中心,建立国际商贸城、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以及义乌其他市场的商品实时交易信息库,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义乌有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打造规模化数字交易市场和数字商务平台。鼓励引导传统企业及市场经营户提高电子商务应用率,集聚壮大专业化、经营性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网上专业化经营性公司,走出一条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动共荣的新路子。探索营造标准化电子商务环境,规范发展快递业等配套服务行业,培育提升网商运营能力,培育引进2-3家有较强影响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10家以上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专业性行业门户网站,建成全球最大日用消费品网货采购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打造“东方商谷”。
  4.发展进口转口市场,实现由“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向“买全球货,卖全球货”转变
  义乌专业市场以国内产品外贸出口为主,进口转口市场能力相对较弱。2010年,义乌外贸出口总额超过20亿美元,而进口总额仅2亿美元左右。义乌要成为国际性商贸名城,提高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不仅要依靠外贸出口买卖全国货,还必须大力培育发展进口转口市场,利用已有的全球的商脉网络资源,大力发展进口转口贸易,买卖全球货,争取成为国际商品、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的枢纽和中心。为此,义乌以国际商贸城五区进口商品馆建设为重点,规模布局“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等高档次、高品位的境外商品展贸专区,引导企业从事进口、转口贸易。同时,加大对国内外知名制造商、品牌代理商、进出口贸易商的引进力度,引入适合在义乌市场营销的境外商品,引进跨国零售连锁集团和各类采购中心,促进进口商品交易规模化、品牌化。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苏南模式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一、苏南模式转型发展的背景与动因
二、苏南模式转型发展的路径和做法
三、苏南模式转型的成功经验
四、苏南模式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五、苏南模式深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第二章 浦东经济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一、浦东经济转型的模式
二、转型的成效与经验
三、推进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四、深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附:浦东经济转型发展四个阶段的回顾

第三章 义乌模式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义乌模式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二、义乌推进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
三、义乌模式转型升级的瓶颈与对策
四、义乌模式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附:义乌的转型发展历程

第四章 南京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背景动因
二、推进路径
三、主要成效
四、成功经验
五、面临的瓶颈
六、若于思考
附:南京内外资工业发展比较

第五章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漕河泾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背景动因
二、漕河泾开发区推进转型的主要路径
三、漕河泾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主要经验
四、漕河泾开发区深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漕河泾开发区深化转型的若干思考
附: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附录:关于无锡、苏州、南京强力引才留才的调研报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