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与人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063641
  • 作      者:
    宗白华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 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词就是:宇宙、人生、艺术、美、心灵、节奏、旋律、飞舞、音乐化、体验。这些词语既解释了中国艺术的至境,也显现出揭示者的人生至境。维特根斯坦说:想像一种语言就是想像一种生活形式。同样,想象一种艺术(更何况还是“体认”这种艺术,再者,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形式”),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宗白华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也就塑造了一种淡泊、灵启式的生活方式。也许,要想体验到中国艺术至境的乐趣,宗白华的选择是惟一的,但是,世界上的艺术是多姿多彩的,因此人生也应是多元化的,何况,人生的至境也还有其他几种。中国古代美学遇到宗白华真可谓是一种幸运,因为他学贯中西,跳出来又扎进去,这猛子才扎得深。也正是在宗白华的文章里,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被熔炼出来并被标举到了极致。也许在他之前也曾有人发掘过,但都不可能像他那样贯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这一点或许是得益于他曾深究过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生命哲学。
  中国哲学、中国诗画中的空间意识和中国艺术中的典型精神,被宗白华融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问题:一阴一阳谓之道趋向音乐境界,渗透时间节奏书法中的飞舞;其实都体现着一种精神:人的悟道、道合人生,个体生命与无穷宇宙的相应相生。
  可以说,宗白华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他作为一个审美悟道者本身已成为一种道显而美的象征。但我们还应藉着散步者的灵光走进茫茫天地之间去不断求索。
展开
作者简介
  宗白华,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江苏常熟虞山镇,祖籍浙江义乌。在安庆长至8岁后到南京上小学,1916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美与人生》是美学大师宗白华第一次谈论人生之书。
  宗白华在他的著作中却不乏对于人生的思考。不仅如此,作为历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学者,宗先生与他的同辈学人一道,在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完成了一代知识分子对于时代和人生的集体思考。他对于人生的观点和体验并没有随着他的仙逝而湮灭,反而在功利主义日益弥漫的今天熠熠闪光。对于人生的追问宗白华先生并没有停留在形而下的生活方面和简单的理论探讨上,而是随着他的研究领域的扩展,逐步深入到文化领域。
  作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学灯》主编,宗白华先生对于中西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
  当代学者、宗白华先生的弟子之一刘小枫有一个精辟的总结:“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刘小枫说,也正是在宗白华的文章里,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被熔炼出来并被标举到了极致。《美与人生》通过四个维度:青年、文化、艺术、美学谈论人生问题,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是,在当今年轻一代人生观迷茫的时代,上世纪文化大师的思想仍有着现实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的岁月已逝大半。那些随这个即将成为过去的世纪而逝去的老一辈学者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风尘身影呢?
  如今,学术界已开始回顾那些与这个不那么称心如意的世纪同龄、从大灾大难中过来而又悄然逝去的一代汉语学者。这一代汉语知识分子被冠以“五四”一代的桂冠,由此标识出他们曾经有过的意义追寻。熊十力、金岳霖、陈寅恪、唐君毅、梁宗岱、朱光潜、宗白华……无数“五四”一代汉语知识分子,曾经以自己青春的激情,凭依学术研究的手段,反抗过在这个世纪中发生的意义毁灭和意义颠倒。对于半个多世纪以后出现的“四五”一代汉语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的前辈——“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亲切的。然而,这两代知识分子毕竟是两代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青年与人生
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
致舜生寿昌书
青年烦闷的解救法
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
说人生观
新人生观问题的我见
歌德之人生启示
 
 
第二章  文化与人生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学者的态度和精神
自德见寄书
陈嘉异致李石岑书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致宗白华兄
席勒的人文思想
 
第三章  艺术与人生
艺术与中国社会
我和艺术
我和诗
致柯一岑书
恋爱诗的问题——致一岑
乐观的文学——致一岑
艺术生活——艺术生活与同情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第四章  美与人生
美学
美从何处寻
美感的主要范畴
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团山堡读画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