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
美丽也罢,丑陋也罢,拥有也罢,失去也罢,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存在,更没有一种状态能够永恒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世上一切都是巨大的假象。为啥说它们是假象?因为它们不会永恒,却让你以为它们永远都会这样。这个错误,我们称之为“认假成真”。
要是你没深入了解过佛家智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道理,就一定会让你觉得头昏脑胀、不可思议,或许多少还会有些排斥。我能理解。毕竟那些小车、楼房啥的,看得见也摸得着,它们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真真切切的它们,咋就变成梦幻泡影了呢?问得好。其实,佛家并不否认它们的这种真实,但它强调说,它们的存在,是一种显现上的存在,是阶段性的,不会永恒。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着。有些变化会影响事物的表面,你看得见,但有些变化却非常细微,而且发生在事物的内部,它们就像人群中的伪君子一样,编织着人们喜闻乐见的谎言,甚至将许多聪明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丽的女孩欣赏自己的美,男孩们也大多会被她的美貌俘虏,但这美貌不会永恒。女孩总会长出白发、皱纹,总会显出老态,更别提她身上那些细微变化,细胞的忽生忽灭,想法的瞬息万变……而且,她跟长相平凡的女子一样,体内有污血,皮肤上沾满了细菌,躯体也由白骨支撑。但女孩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买了大量的护肤品,上了许多次的美容院。为啥?因为她不想变老,也不想变丑。男孩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为美丽的女孩争风吃醋,斗得你死我活,可他们不明白,苦心霸占的美丽,总还是会被时光抢走的。
事实上,美丽也罢,丑陋也罢,拥有也罢,失去也罢,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存在,更没有一种状态能够永恒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世上一切都是巨大的假象。为啥说它们是假象?因为它们不会永恒,却让你以为它们永远都会这样。这个错误,我们称之为“认假成真”。
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是无我的,是无常的,但因缘聚合之后,就会示现出各种现象。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便是因缘聚合的,当然也归于空性,是无常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事物的真实面目,只是自心的显现。万法唯心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对寒风中的乞丐来说,有衣服穿,有饱饭吃,这就是天堂。假如有一天,这个乞丐变成了富翁,那么他的天堂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就是这样。
那么到底有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还是有的,不过,它们的有仅仅是“缘起的有”。比如说我们喝水用的杯子,它也没有一个能够永恒不变的本体,我们故名之为“空”,并不是说没有这个杯子。到目前为止,杯子还是存在的,但它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本体。它们既是真实的存在,又是短暂的现象。因为,下一个瞬间,情况或许就会变得不太一样。变化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不管你如何排斥它,总还是会不断与它狭路相逢。
一个年轻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她曾经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害怕未知,总想控制身边的一切。有一天,她年轻的丈夫突然去世了。丈夫去世的三个小时之前,两人还通过电话。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真正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心。她对我说,她和丈夫本来商量好,下个月要去补度蜜月、补拍婚纱照,再下个月要孩子,两年后回丈夫的老家发展,但这一切都变成了一场梦。
一切本就是一场梦。她老公的存在是一场梦,若干年后,她的存在也会变成一场梦。还有什么需要计较,又有什么是计较得来的?当你真正明白世间的无常,你就会理解这句话。幸好,变化带来的并不都是痛苦和无奈,它也意味着一切痛苦和无奈都会过去。
那朋友还告诉我,丈夫死去的第一个月当中,她就像活在地狱里一样,每天都害怕醒来,每天都盼望着在梦中与丈夫重聚,心像在业火中烧,身却像置于冰窖般寒冷。她说,她每天待在冷清的屋子里,不见任何朋友,也不吃饭,整个人像被榨干了一样,但是,这样的痛苦还是消失了。她终于明白,世间的一切,都像阳光下的露珠一样,转眼就会蒸发,一切都不会永恒。
我弟弟二十七岁就死去了,看过《大漠祭》的朋友们都知道,他的死对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但它同时也打碎了我对生命的幻觉,打碎了我的好多执著。那之后不久,我也就彻底明白了什么是世界的真相。我知道,不管你执著还是不执著,世界都一直在变。白昼总会走入黑夜,黑夜总会迎来黎明,孩子会慢慢长大,父母会渐渐老去。人生中所有的故事,亲历的也罢,耳闻的也罢,都像记忆中的水花、夜空中的闪电,转瞬即逝。
每一个经历、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现象性的东西,不会永恒,也没有固定的属性。好也罢,坏也罢,都只存在于你当下的解读。所以说,何必把每一次经历都看得太实在?何必在意那些不断改变的现象?把握当下、品味当下、享受当下,汲取当下的营养,让过去归于过去,把未来留给未来,这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
无常无法抗拒,但它并不可怕
世上的一切,究其根本,都会变成记忆,记忆跟幻觉没有两样,所以说,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幻觉。你快乐时,世界在变化着,你本身也在变化着;你痛苦时,这变化也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有一刻的停息。无常是生命能够延续的前提,也是我们本身就一直在遵循着的规律。它本身并不可怕。
人非常有趣,因为大部分人只愿接受事物讨喜的一面,对于它不讨喜的一面,总是下意识地回避。所以,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他们总是不愿坦然承担。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喜欢带着老婆孩子外出游玩,但遇上塞车、排队,总是诸多怨言;很多女孩都喜欢大量吃甜食,但发胖的时候,却又后悔不已;很多男孩都喜欢漂亮的女孩,可一旦这女孩变成自己的女友,却又害怕她受到别人的青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我们看不清事物的真实面目,是因为偏见阻碍了视线。所以,我们才会那么抗拒无常。事实上,正如过量的甜食会让人发胖一样,无常也是自然规律。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你可以不吃甜食,但你却无法抗拒变化。
你还会发现,自己对“未知”的恐惧,正是缘于一种对“变化”的抗拒。大部分人都喜欢稳定,喜欢让一切维持在原有状态,任何一种“失去”的可能,都会让我们战栗不已。然而,这种惧怕除了让自己难受之外,再起不了更多的作用。因为,自然规律远比生命个体更为强大。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尝试延缓变化的过程,但我们始终无法阻止变化的产生。但是,这跟快乐又有什么绝对的关系呢?你快乐时,世界在变化着,你本身也在变化着;你痛苦时,这变化也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有一刻的停息。无常是生命能够延续的前提,也是我们本身就一直在遵循着的规律。它本身并不可怕。
那么,我们为啥还那么害怕“未知”呢?因为我们认假成真,害怕承受一种失去的痛苦,对一切,我们都不愿放手。但很多时候,你不愿放,还是要放的。再者,一旦你坦然接受这“失去”,又会发现,原来它并没你想象中那么可怕。为啥?因为世上的一切,究其根本,都会变成记忆,记忆跟幻觉没有两样,所以说,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幻觉。
举个例子,我住的那个楼房存在吗?它当然存在,它能为我和家人遮风挡雨,能收纳我所有的心爱之物,我的书、我的石头、我的字画等等。但它不是本有的,它只是一种现象,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若干年前,这儿一片空旷,是一块坟地。我的爷爷曾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盖了个小房子拾粪,拾铁路上的粪。他把粪拣到住的房子里,堆在当地,怕人偷粪,而且就在房中吃、睡。在他的眼里,这粪比什么都重要,不能丢了。但他就是不明白,这粪也是因缘聚合之物,这个房子也是因缘聚合之物。几年后,房子就被拆了,坟地也被推平了,种上了庄稼;再过十多年,庄稼地成了一个村庄,人们为了争盖房子的地,还打得头破血流。这些人不知道,这个村子也是因缘和合之物。他们不知道,多年之后,这块土地会被一个大老板买了去,把村子推平,修成了一座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后来,我买了其中的一套楼,住了进来。于是,空荡荡的楼房里又盛满了我的东西。但这并不是终点,它还会一直变化,会无休止地变化下去。因为,无论村子、楼或是土地,都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由于因缘聚合,它们有了诸多显现,我们称之为缘起;但它们的本质却是无自性的,它们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所以又叫性空。
世上一切在诞生、成长之后,都会以某个状态停驻一段时间,然后腐化、坏灭、幻变,最后消失。缘起性空是世界运作的规律,所有东西都是如此。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你再来反思生命中的所有事情,心里自然会少了许多迷惑与情绪,多了一份清醒与淡然。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喜欢过一个男孩子,对他非常好,后来两人走得越来越近,那男孩也对她产生了一种依恋。但是有一天,她突然失去了所有的感觉,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男孩的世界。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好多次,她问我,自己是不是一个奇怪的人?我对她说,不是这样的。
其实,男女之间的爱是小爱,它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情绪。它的产生也罢,保鲜也罢,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当这些条件不断变化的时候,它就会经历诞生、热烈、平淡、衰亡的过程。比如,你因为女人的美而爱她,那她不美了的时候,你还爱她吗?你与某人因志同道合而相爱,当你们的追求不再一致的时候,你还爱他吗?你因为女人对你的好而爱她,她对你没以前那么好的时候,你对她的爱还始终如一吗?你因为某人懂你而爱他,那他要是读不懂你了,你还会爱他吗……促使人们相爱的条件一直在变,所以能一辈子相爱的人非常少。许多情侣生活得久了,爱情就会转化为一种亲情,或是一种习惯。能够携手终老的人们,依靠的,必然不是一种浪漫但易变的感觉。而且,即便人们能一辈子相爱,终究还是会被死亡分开。所以,爱情不可能永恒。
那么,什么才是永恒之物呢?无常。唯有无常,才是这世上永恒的真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随随便便地对待爱情与人生。相反,明白这一点之后,你应该从过去的所有伤痕以及对未来的所有不安中脱身出来,尽情享受与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不要再煞费苦心地强求那并不存在的永恒。
流转的因缘,是变化的母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