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水对人性的折射:蒋星煜旅游散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05799
  • 作      者:
    蒋星煜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可借复本:1
收藏
作者简介
    蒋星煜,江苏溧阳人。历任图书馆员、电影厂编辑、新闻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上海市文化局干部,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客座教授。以文学与史学研究为主,著作有《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颜鲁公之书学》(世界书局)、《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戏曲史钩沉》(上海人民出版社)等,明代历史人物传记有《况钟》、《海瑞》。多卷本《蒋星煜文集》正在编辑中。
内容介绍
    假如说,旅游也像读书一样,有浏览或精读之区分的话,我认为浏览不可能写出较有质量的文章,浮光掠影,自己就没有多少真切的感受,自然也谈不上收获。我到过的地方确实不少,也只是对极有限的某些城市、山川、建筑萌发了写游记的念头,鼓足勇气,把文章写了出来。
精彩书摘
    1944年的暮秋,我从南温泉移居到北温泉去,秋天是雾季的序幕,整个的赤色盆地沉醉在乳浆般的迷蒙情调里,从北碚到温泉的小船是像蚁般地密布在嘉陵江上的,我们的船儿扬起小小的白帆,让润湿的秋风吹送着,沿着松软的沙岸缓缓地上溯,起伏的峰峦欣迎我以葱郁的绿色,而照映着起伏的峰峦的江水正蓝得发亮,蓝得使我在心坎里深深地觉得它的可爱;船儿进了大渡口,低沉的天空陡然显得高了许多,最先吸引我的视线的是温泉寺的琉璃瓦棱,和高大的红墙、虬曲的古柏构成一幅古典的风景画。
    我需要在这静悄悄的山国静悄悄地休养一些时候,我在半山的一座小小的别墅里住了下来,房子四围有疏疏落落的竹篱环绕着,紫藤花虽然已经凋谢了,枯萎的藤依然紧紧地拥抱着篱笆,屋檐上偶然有三两只麻雀交换些短短的对话,倒把这寂寞的气氛衬托得更加寂寞起来。
    窗子里望出去是一片衰败的竹林,终年很少有人的脚迹,显得荒凉而幽暗,地面上平铺着些薄薄的苔藓,让蝾螈和甲虫在上面舒适地漫步,当它们踏到落叶的角落,便有一阵轻微的声音发出,竹林的尽处横睡着一条废弃的公路,如今只有赶市集的人走过,只有放牧的村童驱着牛群和羊群走过;再远是绵亘无尽的茶褐色的山岗,一直伸展到远方。
    走出篱门,是一块浅草茸茸的平坝,后来我常常在坝上打羽毛球,或是作为日光浴的浴场。
    生活是闲适的,每天早晨在左近散步的时候,偶尔也采撷一些花束插在花瓶里面,用水养起来。整个的上午,我总是躺在藤椅上的,房子里的光线比较暗,因此躺椅就放在走廊里.为了要使身体宽舒,倒是穿睡衣的时候多,雾太浓重了,或是起了风,怕受凉,情愿盖上一床毛巾被;藤椅旁是一张放茶杯和书籍的矮几,书籍里面少不了峨默的《鲁拜集》,虽然这是我早已读得能背诵的了,我对于龙井和《鲁拜集》的爱好,几乎陷入一种精神上的病态。
    躺着仰望天空,使我有着置身海上的感觉。那灰沉沉的气流,不正像英伦海峡终年被白雾笼罩着的海水么?
    下雨的日子,报差和邮差都不上山来,这里仿佛和整个世界隔绝了,只有淙淙的檐漏,像一个没有人欣赏的乐师在弹奏单调的竖琴,接连下一两个星期的雨是不稀奇的,我还没有完成中国书学研究会请我写的那本丛书,我计划利用雨天来读入川以后所收藏的碑帖,《兰亭序》的惆怅的情绪使我不能安宁,只有站起来吸一两筒板烟,妄想把感染来的一份惆怅,也随着烟圈渐渐地淡化。
    我久已忘记了用钟的习惯,连案头日历也懒得翻了,让它被尘封着,被瓶花的残骸覆盖着,时节依然在无声无息地转换,等到我有一次从峡谷里走过,看见腊梅开了几株瘦小的花朵,才意识到原来已是岁暮了。
    冬天的北泉公园是没有喧嚣的,爱莲池里飘浮着一两片枯残的荷叶,随着寒冷的波光轻轻地颤动,如今那些都市里来的游客早回到都市里去了,就是修理花卉的工匠也蛰居在家里休息了,只有我,提着一根倒钩藤的手杖,在这山风呼啸着的岁暮,在这方石板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我的手杖很久很久就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了,在这崎岖的山中,我一分钟也不能离开它的,我没有坐一次山轿的享受,我不愿意让那些比我更清瘦更憔悴的轿夫,抬着我爬一个高峻的斜坡,重压下的喘息,痛苦中的表情,魔术似地使我难以言喻地酸楚。
    从温泉寺到缙云寺的中途,群山环抱着一个小小的湖泊,我曾在微雪的清晨去作初次巡礼,静止的湖水绿得那么深沉,湖畔的高大的杉树显得那么洁净,长堤上排列着一抹齐的栏杆,仿佛这长堤的彼岸就是我们所祈求的天国,微雪仍旧怕人察觉似地落下来飘下来,而缙云寺的钟声也随着雪片疏疏地飘落,在这一瞬间,我卑微的生命受到了一种感召,我愚昧的心灵受到了一种启示,我愿化身为湖水的一点一滴,我愿化身为杉树的一枝一叶,我愿在钟声里度过未来的岁月。
    漫长的冬夜,炉火是我最亲切的友人。炉火的照耀,替我刻划着过多的风霜的面孔敷上一层绯红的色泽,一块杠炭的爆烈,一颗火星的飞射,就是整个冬夜值得记叙的事情,我从没有辜负过炉火的温暖的赐予,坐在炉边,要等到每一块杠炭都经过完全的燃烧,都变了热力发散已尽的死灰,我才无可奈何地去睡眠。
    盖了厚被往往有梦,这在我是无法逃避的苦役,无论在梦境是欢愉是悲哀,醒来免不了空虚之感,那些人物、那些形象都很快地消失了,只有一片无际的黑暗,和黑暗中若有若无的阴影,梦是空虚的,无法把握住的,人之一生,也不过是一个冗长的梦罢!也不过些琐碎的梦底连续罢!
    春天逡巡在山中,我已经稔熟每一条蹊径每一个荒僻的所在了,我发现山背后乱石堆里密布着坟墓,野蔷薇开得正茂盛,香得使我简直透不转气来,这是造物怜悯那些长眠在山野里的精灵,而特意布置得如此朴素如此美丽么?翩翩而舞的小黄蝴蝶,是死者所蜕化的么?墓地没有一块碑碣一挂纸钱,也许葬在这里的是些飘泊异乡的旅人,其实碑碣和纸钱也是徒然的,不过是后死者在觅取一点极有限的自我慰藉罢了。
    ……
展开
目录
自序
青春情怀(1947—1949)
山居闲情
遐想
还乡
夏日书简
一叶航船上的遐想
湖上的永昼
寂寥的杭州秋色

山川揽胜(1980—1995)
蠡园的黄昏
二泉映月的地方
洞庭东山秋雨
善权洞的意境
虞山风光与破山寺
乌泥泾畔访黄道婆故迹
文游台畅想曲
九华山的寺院和竹海
夜宿黄山玉屏楼
八大山人故居青云谱
梅岭消夏录
岳麓书院与岳麓山
忆缙云山的松涛
在万山丛中玩桥牌
乐山大佛与国际大佛节
访乐山郭沫若故居
翠堤春晓
湛江和她的湖光岩
肇庆星湖的千年诗廊
海南椰趣
瞻仰海瑞墓园
台北的“化妆间”
阳明山与北投温泉
台北观赏美玉与香具
野柳鼻的野趣
避暑山庄的蒙古包
汉白玉的故乡上方山
紫竹院冰上圆舞曲
关羽故乡的关帝庙
鹳雀楼即景
曲阜少昊陵金字塔
茂陵怀古
绛雾迷□的华清池
寻访苏东坡的遗迹

澳洲写真(1996—1997)
玫瑰园风情
兰山与三姐妹峰
达令港与派拉梦大桥
悉尼歌剧院掠影
悉尼唐人街风貌
悉尼的海鲜市场
林莽树海中的堪培拉
回归大自然的“裸体海滩”
如诗如画的生态环境
澳洲原住的土著民族
种族歧视的闹剧
袋鼠和树熊的故乡
妇女的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
西瓜、香蕉和甜橙
领救济金、养老金的群体
酒吧里的夜生活
制造悲剧的赌场
1997年澳洲三大刑事案
中餐馆里的变奏曲
华裔名人点将录

茶事梦寻(1998—2011)
童年茶趣
古镇·长夜·苦茶
巴山茶话
上狮峰品龙井
余山深处闻茶香
六安瓜片之谜
沱茶与茶马古道
附录
旅游的三个视角
——读蒋星煜旅游散文集
壮观奇妙的人生河流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