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宋词欣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0084436
  • 作      者:
    夏承焘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唐宋词欣赏》这本册子所收三十九篇小文,都是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解放以后,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的十余年中,作者一直住在杭州的西湖之滨。当时教课之暇,为适应广大读者欣赏唐宋词的需要,断断续续地写了些评介性的短文,分别以“湖畔词谈”、“西溪词话”、“唐宋词欣赏”等专栏刊目,在《浙江日报》、上海《文汇报》、香港《大公报》等报刊上连载。所评所议,管窥蠡测,未必能中其肯綮。最近将这些小文收集一起,重加修订,交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仍名之日“唐宋词欣赏”。目的是,希望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指正。
展开
内容介绍
    编辑“大家小书”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br>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br>    本册《唐宋词欣赏》为该丛书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它的原名叫“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曲子”是指音乐而言,从前也有叫词为.“曲”、叫词为“子”的。现在词调里有“更漏子”、“南乡子”,这就是“夜曲”、“南方曲”。<br>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的,所以它是“乐府”诗的一种,扩大地说,是诗歌的一种。但是词与诗不同,词是配合音乐的,诗却不一定都配合音乐。说词是“乐府”的一种是正确的。从汉代就开始有“乐府”,当时的“乐府”本来是政府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它是为了采集民歌、配合音乐而设立的。后来“乐府”这个名称从音乐机构变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在汉时有“汉乐府”,魏晋南北朝也各有“乐府”。词,就是唐宋时代的“乐府”。如苏轼词集叫《东坡乐府》,贺铸词集叫《东山寓声乐府》等。<br>    唐宋词的形式大致有下列几个特点:<br>    第一,诗有题目,而词有调名。有的词,调名就是它的题目,譬如五代时欧阳炯的《南乡子》。有的词,调名下面另有题目,像苏东坡的《念奴娇》,题目是“赤壁怀古”。词调是用来规定这首词的音律的,所以每个词调的字数、字声、用韵的位置都有一定,不能随意改变。像《念奴娇》的第一句只许有四个字,下面各句的字数也有一定的规定,不能增加或减少。每一句、每一字的平仄声也都有规定,譬如苏东坡的《念奴娇》的第一句“大江东去”是“仄平平仄”,不能填作“仄仄平平”。所以作词叫做“填词”,依调子的声律填入平仄声的字。作品的感情要和调子的声律密切配合。填词之前,先要选调。所谓“选调”,首先应该了解哪个调子是适合于表达哪样的感情的。应该选取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一致的词调,不可以单看调名。譬如:不能拿《贺新郎》这个调子作为祝贺结婚的词,因为《贺‘新郎》这个调子是慷慨激昂的,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干。再如:也不能用《千秋岁》这个调子来作祝贺生日的词,因为这个调子是适宜于表达悲哀、忧郁的情感的;宋代的秦观曾经填过这个调子,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秦观被贬官,死于路途之中,他的朋友们就用这个悲哀的调子来哀悼他。再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它调名里有个“寿”字,就以为可以作为祝寿的词,实际上它的声调也是悲哀的,史达祖就有悼亡的《寿楼春》词。由此可见,选调主要是选择调子的声调感情,不应该单凭调名的字面去选择。正确地选择词调,才能恰当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br>    第二,每首词分作数段,一段叫做一片。一片就是唱一遍。一般情况是每首词分上下两片;单片的很少,分三四片的也不常见。片也叫做“阕”。所以一首词可以说分为两阕、三阕、四阕。后人也有把一首词叫做一阕的。词分上下两片,上下片的关系要做到不脱不黏,似断非断,似承非承,既有联系而又不混同。因此,最难做的是第二片的开头,它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过变”。这意思就是说,它是上下片音律的过渡起变化的地方。在这里唱起来特别好听,因此,要用精彩的句子,表达丰富的感情。譬如柳永的《定风波》过变的几句是:“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这是用自言自语的语气来表达惜别、伤离的感情的。再如姜夔的《一萼红》的过变:“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是用动荡的语气写的,吟诵起来特别富于感情。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手法,这里不能多举。<br>    诗无论多么长,百句、千句,总是一首。词分两片或多片,因此一首词又好像是两首或数首,但是不可脱节了成为两首或多首。作词的人原要注意这点,读词的人也不可不注意这点。<br>    词的形式的另一个特点,是长短句。关于这个特点,下文另作介绍。<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词的形式<br>长短句<br>盛唐时代民间流行的曲子词<br>敦煌曲子词<br>中唐时代的文人词<br>花间词体<br>不同风格的温(庭筠)、韦(庄)词<br>温庭筠的《菩萨蛮》<br>论韦庄词<br>南唐词<br>冯延巳和欧阳修<br>范仲淹的边塞词<br>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br>苏轼的悼亡词<br>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br>周邦彦的《满庭芳》<br>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br>李清照的豪放词《渔家傲》<br>陆游的《卜算子·咏梅》<br>陆游的《鹊桥仙》<br>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br>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br>肝肠似火色貌如花<br>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br>辛弃疾的《丑奴儿》<br>辛弃疾的《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br>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br>辛弃疾的农村词<br>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br>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br>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r>刘克庄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br>谈有寄托的咏物词<br>填词怎样选调<br>词调与声情<br>词的转韵<br>词的分片<br>宋词用典举例<br>说小令的结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