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服装外贸与实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498616
  • 作      者:
    范福军,钟建英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范福军,1982-09~1986-08西北纺织工学院纺织系机织专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8-09~1991-05西北纺织工学院,服装系,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6-09~2001-04西北纺织工学院,服装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1-04~至今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2003-07~至今)。
展开
内容介绍
  《服装外贸与实务》较系统地介绍了服装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方法,分析了我国服装产业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了世界上主要服装大国的服装进出口市场情况,并且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服装出口形式进行了探讨,以求对我国服装出口企业有所帮助。全书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服装外贸与实务》可作为纺织服装类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纺织服装行业有关人员学习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要点
  1.掌握服装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分类。
  2.了解服装国际贸易与实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理解服装外贸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4.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述
  一、国际贸易概念
  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并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活动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形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商品内容极为广泛,从实物商品到劳务商品,从技术商品到知识商品,从生产要素的买卖到工业产权的转移。贸易方式也极其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货物买卖外,还出现了加工、易货、租赁贸易、合作、合资经营、国际承包等经济合作形式,使生产要素、流通要素、经济要素及科技要素相互渗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内容和范围。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泛指国际的商品和劳务(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传统的商品交换活动,主要指具体有形商品的进出口贸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义商品不仅包括有形商品,还包括无形商品。无形商品除了那些与进出口有直接联系的运输、保险、邮电及银行等业务外,还包括旅游、信息、知识和咨询服务等。这些劳务(Service)的提供与接受,被称为无形商品贸易。当代无形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也叫“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由进口和出口两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002 服装外贸与实务
  人们常用“世界贸易”(World Trade)一词来代替国际贸易,但严格来讲两者之间仍有区别。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世界贸易则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的总和。
  二、国际贸易特征
  (1)产品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2)各国有不同的货币制度。
  (3)各国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4)各国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
  (5)各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但一般认为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同属流通领域,国际贸易只不过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和扩大,在它们之间划分一个界限,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是研究两个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问题,而不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在国内经济活动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资本和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却时常发生。
  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复杂、更困难、风险更大。
  三、国际贸易的优点
  (1)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获得成本比较差异所带来的差额利益。对外交易可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发展各国的商品生产及交换,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较低的优势,多开展加工贸易,以获取外汇,并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2)对外贸易可为本国多余闲置的产品提供广阔的国外市场,也可进口国内短缺和急需物资,以纠正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失衡现象,如可进口高技术、功能性、高品质服装材料及专用的高科技服装设备,以提高我国服装生产能力及服装品质,进而提高服装行业的经济效益。
  (3)通过对外贸易可进口廉价的原料和设备,降低工资及成本,获得高额利润。通过扩大出口,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相关行业的经济效益。
  四、国际贸易分类
  (1)按物流方向可分为:进口、出口与过境贸易。
  (2)按国境及关境不同可分为: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3)按商品形态可分为:有形与无形贸易。
  (4)按是否有第三者参与可分为:直接、间接与转口贸易。
  (5)按清偿工具不同可分为:自由、结汇与易货贸易。
  (6)按商品要素构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与知识等贸易。
  (7)按国民经济综合国力不同可分为:水平与垂直贸易。
  五、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形成。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不便,致使国际商品交换只能在局部地区偶然发生,贸易规模、范围和商品种类都有很大的局限性。15世纪末期,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使航海事业把世界陆地逐渐联系起来,为国际贸易创造了基础条件。18世纪中叶,欧洲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品的增加、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来源需求,从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加深了社会分工,彻底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资本主义企业跨国经营,使社会分工和商品市场突破国界,进而形成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由此产生了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垄断了多个行业的生产及市场。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一大经济特征,关税成为鼓励和限制进出口的重要手段。由于争夺市场,1914年、1939年相继爆发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引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采用关税壁垒、贸易大战、倾销措施、货币杠杆和集团经济等政策来保护各自的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工合成材料、空间技术、遗传工程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这次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引发了各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由此国际贸易呈现出新特点。
  1.国际贸易高速发展
  2002年,世界贸易总额为6.2万亿美元,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中国为世界前五大出口国。到了2011年,世界贸易总额达到18.2万亿美元,中国出口额相继超过法国、日本、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产值和贸易出口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三节 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简况
第四节 入世与我国服装业的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一节 一般关税
第二节 进出口服装的通关
第三节 特别关税和优惠关税
第四节 非关税措施
第五节 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
第六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国际服装市场简介
第一节 我国内地服装市场概述
第二节 港澳台地区服装市场概况
第三节 世界其他主要服装市场概况
第四节 21 世纪服装业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 国际贸易统计指标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与惯例
第三节 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第四节 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服装贸易方式
第一节 服装包销与代理
第二节 服装寄售与服装展卖
第三节 服装招标与拍卖
第四节 服装期货与对销贸易
第五节 服装对外加工贸易
第六节 服装电子商务简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服装外贸合同条款
第一节 服装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
第二节 国际服装贸易运输
第三节 服装的价格
第四节 国际贸易货款的支付
第五节 服装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服装外贸销售合同商订与履行
第一节 服装外贸销售合同概述
第二节 服装外贸销售合同的商订
第三节 服装出口合同的履行
第四节 服装进口合同的履行
第五节 国际服装运输保险合同与履行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 服装外贸函电、合同与协议
第一节 服装外贸函电写作
第二节 服装外贸常用中英函电范文
第三节 服装外贸合同范文
第四节 服装外贸协议范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