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英汉翻译与双语类辞书编纂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96065
  • 作      者:
    徐式谷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式谷,1935年生,江苏省扬州市人,商务印书馆编审、前副总编辑、《英语世界》杂志社前社长、主编,第九、十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前顾问,曾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1953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1957年毕业后曾长期从事英汉笔译工作,1979年春调入商务印书馆,先后任该馆编辑、副编审、编审、外语编辑室副主任,1988年秋被任命为该馆副总编辑,在此岗位上工作十二年有半(1988.8—2001.4),此后任该馆所属《英语世界》杂志社社长、主编,直至2008年春退休。他曾先后获得“北京市统战系统建设四化先进个人”(1985)、“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1998)、“资深翻译家”(2009)、“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人”(2009)及“中国出版集团首批编辑名家”(2012)等荣誉称号。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补贴至今。 
展开
内容介绍
  《英汉翻译与双语类辞书编纂论集》收录了作者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撰写的30余篇文稿,其内容均是关于英汉翻译和双语类辞书编纂问题。《英汉翻译与双语类辞书编纂论集》共分三大部分,即翻译探讨篇、辞书研修篇、翻译实践篇。在本书中,首先,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作为翻译者在翻译外文时所遇到的易与难,回顾了哲学社会学翻译的过去和现状,并讲述了一些关于翻译的轶事;其次,作者讲述了词典编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梳理了关于英汉词典编纂的历史和现状;最后,作者讲述了翻译工作所应遵循的标准,并举例说明如何翻译。
  《英汉翻译与双语类辞书编纂论集》对于从事翻译和辞书编辑工作的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
目录
熊德辊先生序<br /><br />司树森先生序<br /><br />自序<br /><br />翻译探讨篇<br /><br />现代学术论著翻译的易和难<br /><br />英诗汉译之力作——江译雪莱诗《西风颂》详析<br /><br />A&nbsp;Case&nbsp;Study&nbsp;of&nbsp;the&nbsp;Western&nbsp;Cultural-Linguistie&nbsp;Hegemony:the&nbsp;Disadvantages&nbsp;of&nbsp;Chinese/English&nbsp;Translators<br /><br />附汉语译文:“西方文化一语言霸权的个案分析——论汉英翻译工作者的劣势”(许冬平译)<br /><br />也谈英文成语的翻译<br /><br />再谈英文成语的翻译——对一篇旧作的再思考<br /><br />Yan&nbsp;Fu:A&nbsp;Great&nbsp;Thinker&nbsp;in&nbsp;the&nbsp;Capaeity&nbsp;of&nbsp;a&nbsp;Translator<br /><br />附汉语译文:“严复:一位以翻译家身份出现的伟大思想家”(作者自译)。<br /><br />又附:国际译联翻译史研究委员会主席让&middot;德利尔教授给作者的英文信(附汉语译文,作者自译)<br /><br />商务印书馆对中国科技翻译出版事业的贡献(徐式谷、陈应年合写)<br /><br />哲学社会科学翻译的回顾与现状(陈应年、徐式谷合写)<br /><br />国际译联第十三次世界大会侧记<br /><br />促进友谊和学术交流双丰收的一次盛会——第二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侧记<br /><br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访问记<br /><br />Languages&nbsp;and&nbsp;Publishing&nbsp;in&nbsp;China<br /><br />附汉语译文:“中国的语言与图书出版”(作者自译)<br /><br />Publishing&nbsp;in&nbsp;China:A&nbsp;Veteren's&nbsp;Story<br /><br />附汉语译文:“中国的出版业:一家老字号的故事”(作者自译)<br /><br />What&nbsp;Our&nbsp;Aspirations&nbsp;Are—A&nbsp;New&nbsp;Year&nbsp;Message&nbsp;for&nbsp;2001<br /><br />附汉语译文:“什么是我们的愿景”(作者自译)<br /><br />辞书研修篇<br /><br />《英华大词典(修订第二版)》:突出L2/L1双语词典“综合性”特色的一次尝试<br /><br />综合性外汉词典编纂中的几个问题<br /><br />《英华大词典》:有着许多故事的一部辞书<br /><br />英语教学词典的创新与竞争<br /><br />美国英语显特色兼查百科用途多——谈商务版《蓝登书屋韦氏英汉大学词典》<br /><br />一本新颖的辞典<br /><br />译家已仙逝遗典惠士林<br /><br />从一张照片说起——商务印书馆百年纪念专文<br /><br />努力打造双语词典的精品——第四届国家辞书奖双语类辞书评奖总结<br /><br />《拉鲁斯英汉双解词典》掠影<br /><br />《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英汉双解本)》是英语辞书出版史上的又一部创新之作<br /><br />目光如炬,心细如发,博学鸿辞,编辑楷模——序黄鸿森先生所著《回顾和前瞻——百科全书编辑思考》<br /><br />学术创新&nbsp;实践指南——序孙迎春教授的《科学词典译编》<br /><br />斯里兰卡政府举办国际辞书编纂学研讨会<br /><br />商务印书馆百年前印行的英语读物、词典和翻译出版物(陈应年、徐式谷合写)<br /><br />历史上的汉英词典<br /><br />二十世纪汉英词典编纂的压卷之作——商务版《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评介(徐式谷、刘彤合写)<br /><br />H.A.Giles'Tradition&nbsp;CalTied&nbsp;on&nbsp;and&nbsp;Developed—Emphasis&nbsp;on&nbsp;the&nbsp;Translation&nbsp;of&nbsp;Culture-bound&nbsp;Words&nbsp;in&nbsp;C/E&nbsp;Dictionaries<br /><br />附汉语译文:《翟理斯的传统之继承与发扬——论汉英词典对收录和翻译文化局限词的重视》(邢三洲译)<br /><br />中国近代、现代英汉双语类辞书出版回眸(1870—1990)<br /><br />双语类辞书的编辑工作<br /><br />Chinese&nbsp;Lexicography&nbsp;in&nbsp;Ancient&nbsp;Times(800B.C—1840A.D)<br /><br />附汉语译文:“中国古代的辞书编纂(公元前800—公元1840年)”(邢三洲译)<br /><br />《徐式谷:要为学英语用英语的中国人提供更好的词典》(全国政协委员访谈录,此文是由《中国政协》月刊记者霍勇撰写的)<br /><br />翻译实践篇<br /><br />翻译作品应该符合最低限度的质量要求——关于“翻译实践篇”的说明<br /><br />关于翻译质量要求的两个国标文件(封面及部分条款辑录)<br /><br />《新牛津英语词典》的电子计算机编纂工程(译文节选)<br /><br />《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追求》译文节选(英汉对照)<br /><br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第十、十六、二十二章译文节选<br /><br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十六章译文节选<br /><br />《理解宇宙:宇宙哲学与科学》第七章译文节选<br /><br />《天使引路》(英汉对照)<br /><br />附录<br /><br />作者翻译、校订的译著和参与修订、审订或译校的英汉、汉英双语类辞书主要书目<br /><br />后记&nbsp;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