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6126
  • 作      者:
    伍红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在作者伍红林博士那里,“在中国”的合作教育研究,要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特殊时空境遇和学术传统,突出中国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面对国外教育研究及教育实践变革浪潮时的自信和自强,揭示当代中国合作教育研究的创造、智慧与独特。大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并不是新鲜事物。自从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和霍姆斯小组,提出“中小学—大学互结伙伴”概念和相关报告之后,类似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如“星火燎原”,逐渐累积了丰富且相对成熟的理论与经验。但“他国”的研究只具备参照价值,永远不能替代“本国”的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当然,还有许多社会实务工作者会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介入社会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介入是坚持“价值抽离”、“案主自决”和“隐私保密”的基本原则的,有如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患者间的关系。有时候,这些社会实务工作者甚至会标榜“以人为本”、“尊重他人”,但这主要还是为了让工作对象加深对自己的信任,说出其内心感受,以便找到问题症结加以解决。在根本上,它还是从技术理性的技巧层次出发,仍然是强调专家式的单向理解模式。
  我们讲的“深度介入”要求教育理论者不仅仅是“人”在教育实践现场,而且是“心”在;也不仅仅是“观看”,而且是真实的介入。在此过程中,理论者用心观察、感受、体验、解读实践领域中的人与事——现状、问题、亮点、发展可能性,以把握教育实践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运行过程,并将这些与实践者进行直接的、充分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确定发展和研究方案,还共同实施、评估、重建方案。这样的过程是两类主体在教育之中共同研究教育实际问题、创造出新型教育实践的过程,是理论者的理论向实践者的实践的转化过程,也是理论者寻找理论新的发展点的过程。理论者所提倡的也是理论者所力行的,也是基于实践变革和实践者发展需要的,最终这些所提倡的、所力行的成为“我们”(理论者与实践者)所共同追求的。这样,教育学理论者置身教育实践现场时,就不是作为旁观者而存在,而是将自己置入实践之中,如同植物一样深深扎根于实践的泥土,熟悉学校教育实践的“泥土”生活,与学校里的人与事一起成长。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一 问题
二 选题缘由
三 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文献来源
二 文献基本观点
三 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价值、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预期价值
二 研究方法
三 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 合作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合作教育研究的萌芽与成型
一 合作教育研究的萌芽(19世纪上半叶)
二 合作教育研究的成型(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第二节 合作教育研究的拓展与转型(20世纪下半叶)
一 合作教育研究的拓展(20世纪下半叶)
二 合作教育研究在中国的转型(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

第三章 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关系形态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 双方的意愿
二 双方的地位
三 关系的指向性
四 关系的程度
五 关系的性质
第二节 常见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一 教育实验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二 教育行动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三 教育叙事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第三节 常见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局限性
一 理论优先实践传统的影响问题
二 教育理论与实践沟通与转化的有效路径问题
三 理论者与实践者间的沟通问题
四 合作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
五 “事”与“人”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
第一节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发展的背景
一 当代教育理论更新与教育实践变革的同时态发展需求
二 突破德国和美国教育研究局限性的需要
第二节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发展的条件
一 介入主义的兴起
二 中国的文化基础
三 思维方式的更新
四 对合作教育研究认识的突破
第三节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发展的意义
一 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二 促进中国教育学的自立
三 促进教育实践变革品质的提升
第四节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交互生成”
一 理论者在教育之中研究教育
二 实践者的转化与创造
三 在合作中培育双方开展研究的自主性与自觉性

第五章 交互生成式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的关系
第一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的表征
一 双方主动的选择与发展
二 双方都是指向未来发展的研究者、学习者和创造者
三 突出理论(者)与实践(者)的相互沟通与转化
四 体现了高品质的关系程度
五 合作关系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
第二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实质
一 基于两类主体内在发展需要的关系
二 指向持续创造的关系
三 以成事成人为核心内容的关系
四“我们”式的共同体关系
第三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发展的前提
一 理论者树立并践行坚定的实践取向
二 实践者打破对理论和理论者的偏见
三 两类主体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第四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主体的力量
二 研究的实效
三 地方力量
第五节 两类主体间关系发展的基本过程
一 策划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发展
二 实施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发展
三 调节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