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的村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28193
  • 作      者:
    孙善鸿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油菜花正在开放,泥土散发着淡淡的馨香,我和我的牛走在田埂上牛儿时常啃一点儿青草,我抬起头看看远方……”<br>    孙善鸿的诗带给人的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甘醇的山野芬芳。不造作,不矫情,不故作艰深,不自命不凡。在坚守田野的时候,也无法遏制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直接把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br>    孙善鸿无疑有一双诗的眸子,他从田野中发现着诗歌,又在诗歌中升华着田野。他的诗带给人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甘醇的山野芬芳。不造作,不矫情,不故作艰深,不自命不凡。在坚守田野的时候,也无法遏制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直接把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br>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志江
展开
作者简介
    孙善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1967年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大桥乡官塘村一个农民家庭。1985年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至今。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与友人创办“定远县乡音农民诗社”并主编四开胶印社报《谷雨》,受到民间诗坛关注。1987年正式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在《诗选刊》、《星星》、《诗歌报月刊》等国内150余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600余件。诗歌作品曾先后获得安徽省滁州市首届“醉翁亭文学奖”诗歌特等奖,《农村青年》杂志“武夷山杯”全国农村青年文学新人新作大奖赛”二等奖,河北《诗神》月刊“诗神优秀作品奖”。有诗作入选《2000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典》、《1994年青春诗历》、《中国后现代主义诗选》、《农民诗歌作品选》等十余家选本。
展开
内容介绍
    “只有踏在乡间的小路上,你才能感受到泥土的亲切。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呢?淡蓝的炊烟从茅草屋顶飘散,月光下高梁清脆拔节。幼小的女儿一天天地长大,对我喊出了第一声:爸爸!”<br>    这是一位生活在皖东乡村的农民诗人对乡土、对乡情的真情倾诉,从锄豆、石磨、布鞋,到缝纫店的少女,再到乡村舞会……诗人从笔管里流淌的情思,就像屋前田头的渠水一样清莹亮丽,浇亮了人们尘封的心灵。到田野里走一走吧,舒展舒展筋骨,让粗犷的心曲直达春天的深处。
展开
精彩书评
    孙善鸿无疑有一双诗的眸子,他从田野中发现着诗歌,又在诗歌中升华着田野。他的诗带给人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甘醇的山野芬芳。不造作,不矫情,不故作艰深,不自命不凡。在坚守田野的时候,也无法遏制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直接把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br>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志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辑  我的写作与劳动有关<br>    树是土地不屈的头颅<br>    用一种遗世的姿态<br>    支撑起那片天空<br>    树是土地不屈的头颅<br>    它们或高或矮或刚或柔<br>    它们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br>    即使雷电将它拦腰劈断<br>    从断处也会重新崛起坚强的新绿<br>    我们在土地上播种和收获的时候<br>    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树<br>    以及所有与树相关的农谚<br>    它们从不隐藏自己的情感<br>    枝干或疏或密<br>    叶子或绿或黄或红<br>    它们常用一片叶子<br>    向土地报告季节的消息<br>    ——春天或者秋天<br>    它们总是最先承受<br>    风雨的袭击<br>    像坚强的士兵<br>    当我们的目光互相交缠<br>    树会用几声鸟语向我问候<br>    树总是在一天天地长高<br>    土地因此看到了更远的地方<br>    我的写作与劳动有关<br>    这不是冲动<br>    而是一种源自灵魂的热爱<br>    农业与写作<br>    是我生命无法割舍的两极<br>    如一枚硬币的两面<br>    一面镌有金黄的麦穗<br>    一面雕着高贵的诗神<br>    我的生命因此而充满了价值<br>    我的写作与劳动有关<br>    与土地之上劳作的乡人有关<br>    与田野里的庄稼有关<br>    它们葳蕤青翠<br>    我思绪的河流<br>    不时闪现诗歌的碎片<br>    白天地头<br>    夜晚灯下<br>    我形而下地耕种<br>    形而上地写作<br>    我为种出的一季好庄稼而激动<br>    也为我笔下的忧思而深沉<br>    我凝滞的思维<br>    只有经过泥土的打磨<br>    才会像犁铧一样<br>    重又闪现银子的光泽<br>    劳动,艰辛的创造<br>    谷子与诗歌<br>    饱含汗水与泪水的收获<br>    总是如此的意味深长<br>    粮食<br>    这是两个普通的中国汉字<br>    看到或听到它<br>    我们会产生许多丰富的想象<br>    解释这两个字<br>    常使我们浪费许许多多的形容词<br>    只有农民<br>    我的父母兄弟姐妹<br>    他们才能最简洁地解释它<br>    春天或秋天<br>    种子落进了泥土<br>    一天天地长成了庄稼<br>    那些在汗水中闪闪发光的<br>    就是粮食<br>    粮食石头一般<br>    总是沉甸甸地压在农民的心头<br>    以至他们的脊梁<br>    因粮食而深深地弯曲<br>    我的父母兄弟姐妹<br>    他们不认识也不会写<br>    粮食这两个字<br>    但他们却终生<br>    都在种植和创造着粮食<br>    粮食这两个字<br>    使我热泪盈眶<br>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我的写作与劳动有关<br>树是土地不屈的头颅<br>我的写作与劳动有关<br>粮食<br>歌唱水稻<br>锄豆<br>冯庄<br>土地,终生的情人<br>五月<br>土地<br>黑布鞋<br>乡间生活<br>我们的村庄<br>稻草人<br>因为土地<br>村庄<br>庄稼人<br>回归村庄<br>我为土地而歌<br>棉花<br>田野风景<br>农业新机械<br>想念土地<br>黄草帽<br>扛犁下地<br>那漫天的风<br>魂兮归去<br><br>第二辑 我喜欢在田野中眯盹一会儿<br>春天的午后<br>我喜欢在田野中眯盹一会儿<br>大雨将至<br>鸟儿飞过<br>坐在风中<br>目击者<br>朋友来访<br>归程<br>农历七月初七夜<br>一棵树<br>大雁南飞<br>秋天的河流<br>野花<br>迎迓春天<br>乡情<br>土灶<br>北返的大雁<br>春天之诗<br>大地<br>孤独的树<br>九月诗章<br>仰望<br>凡尘<br>在路上<br>汲水的人(一)<br>汲水的人(二)<br>无言的秋天<br>叙述<br>年关<br>大雪盖住了一切<br>中秋月<br>小村<br><br>第三辑 是诗歌让我抵挡一切<br>颂诗一九九六<br>当一切都归于平淡<br>姿势<br>坚强<br>是诗歌让我抵挡一切<br>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br>意外的收获<br>七只水鸟<br>当一切重要的都不再重要<br>青春<br>相信<br>拥有<br>歌唱<br>痛苦<br>独白<br>老家<br><br>第四辑 星星崖的呓语<br>黑皮肤的女子<br>桃花开放<br>三秋<br>对坐(一)<br>对坐(二)<br>不再浪漫<br>雨季的信鸽<br>无题<br>黄昏的站台<br>致妻子<br>夜语<br>秋声<br>无题<br>岁月<br>断章<br>春天的怀想<br>千年之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