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宝卷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90908
  • 作      者:
    车锡伦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宝卷是在宗教(佛教和明清各民间教派)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仪轨演唱的一种说唱文本,演唱宝卷称作“宣卷”(或作“念卷”“讲经”)。宝卷及其演唱活动,既是古老的,也是现实的,在中国民间文化史上,已经延续发展了近800年。
展开
精彩书摘
    除了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仪式过程中演唱宝卷外,宣卷活动的特点是照卷本“宣扬”。即使是前者,宝卷也被视为“经典”,演唱者不能随便更改演唱文本。因此,700多年来留下了大量的卷本,其版本有手抄本、印刷本(包括木刻、石印、铅字排印本),而尤以手抄本为多。最早的宝卷卷本大概都是手抄本.如元末明初抄本《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中说:“若人书写一本,留传后世,持诵过去,九祖照依目连,一子出家,九祖尽生天。”这种以抄写宝卷为善行功德的观念,对后期民间宝卷的传播有很大影响。
    明代前期民间佛教的宝卷,文献中虽留有20几种卷名,但卷本留存极少,有传本的也大都是后世的刊本,且经后人修改整理。明正德以后到清康熙年间民间教派宝卷留存较多,总数200多种,基本上都是木刻本,其中绝大多数又是仿照佛、道经典形式的大字经摺本,少数为线装方册本和手抄本。明正德四年(1509)无为教祖罗梦鸿的《五部六册》首刊。据《三祖行脚因由宝卷》载:《五部六册》[彩图1]的出版,得到太监张永和魏国公、党尚书的支持,并推荐给正德皇帝“御览”:“五部宝卷开造印板,御制龙牌助五部经文,颁行天下,不得阻碍。”这种说法虽难以证实,但自《五部六册》以下,各民间教派刊印的宝卷卷首,在神像之后即为三面“龙牌”[彩图2]:右题“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曰增辉,法轮常转”。居中者题“皇帝万岁万万岁”,这几个字有的是用泥金书写印在深蓝色纸上,再贴上去,左面一个标为“御制”:“六合清宁,七政顺序……”。卷末有“书牌”和护法神像[彩图3]。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中国宝卷概述
第一章 宝卷概论
一、宝卷的渊源和发展过程
二、宝卷的分类
三、民间宝卷的信仰特征及其教化娱乐作用
(一)民间宝卷中的神鬼体系和信仰特征
(二)民间宝卷的教化作用和故事模式
(三)民间宝卷的娱乐功能
四、现代民间宝卷的衰微

第二章 宝卷文献的几个问题
一、宝卷的名称和命名方式
二、宝卷的版本、流通和作者
三、宝卷的收藏
四、宝卷文献的编目和整理

第二编 中国宝卷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 宝卷的渊源
一、前言
二、佛教俗讲是宝卷的渊源
三、宝卷与南宋瓦子中的“说经”等无关
四、宋代佛教僧侣为世俗信徒做的各种法会道场孕育了宝卷

第二章 宝卷的形成及其演唱形态
一、前言
二、“金刚道场”——《金刚科仪(宝卷)》
三、“盂兰道场”——《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
四、“西游道场”——《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
五、结论
(一)宝卷产生的时间、名义和宗教文化背景
(二)宝卷形成期的演唱形态
(三)形成期的宝卷与佛教的忏法和俗讲

第三章 明代的佛教宝卷
一、前言
二、明代佛教宝卷钩沉
三、演释佛教经典、教理的宝卷
(一)《大乘金刚宝卷》
(二)《佛说阿弥陀经宝卷》
(三)《念佛三昧径路修行西资宝卷》
(四)《佛门取经道场.科书卷》
四、佛菩萨成道故事宝卷
(一)《香山宝卷》
(二)《雪山宝卷》
(三)《五祖黄梅宝卷》
五、民众修行故事宝卷
(一)《黄氏女卷》
(二)《刘香女宝卷》
(三)《王文宝卷》和《红罗宝卷》
六、明代民间佛教宝卷演唱活动
七、明代佛教宝卷的发展
(一)说唱因缘的宝卷占了大多数,演释经典教理的宝卷做了荐度亡灵的仪式文
(二)宝卷演唱者除了民间的僧尼,又出现了“倚称佛教”的“道人”
(三)宝卷演唱仪式和文本形式都趋于简单化
八、结语

第四章 明清民间教派宝卷的发展、形式和演唱形态
一、明清民间教派和教派宝卷
二、教派宝卷的三种形式
三、教派宣卷和宝卷的“开卷”、“结经”仪式
四、教派宝卷的结构形式
五、教派宝卷中的诗赞
六、结语

第五章 明清教派宝卷中的小曲
一、前言
二、教派宝卷中的小曲曲调
三、教派宝卷中小典的组曲形式
四、教派宝卷中小曲的来源及影响
(一)教派宝卷中小曲的来源
(二)教派宝卷中小曲的传播和影响
五、结语
附录一:52部明清宝卷申的小曲
附录二:10部明清宝卷中的小曲
附录三:冀中农村“音乐会”传抄曲本曲牌目
附录四:柳子戏唱腔申的明清小曲曲调
附录五:山东琴书《白蛇传》所用小曲曲调

第六章 江浙吴方言区的民间宣卷和宝卷
一、前言
二、吴方言区民间宣卷的形成
三、近代吴方言区民间宣卷的发展
四、吴方言区民间宣卷与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
五、吴方言区民间流传和演唱的宝卷
六、当代吴方言区民间宣卷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附录:民国常熟抄本《滑稽小偈》

第七章 清及近现代北方的民间念卷和宝卷
一、前言
二、明末民间教团人士编的两部文学故事宝卷
……
第三编 田野调查研究报告
第四编 专题研究
第五编 宝卷漫录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