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志愿军援朝纪实:1950-1958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999306
  • 作      者:
    李庆山著
  • 出 版 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一、难堵的祸水:一场不可避免的较量<br>1.朝鲜战争的祸水源头可上溯到日本对朝鲜的统治<br>2.雅尔塔会议是朝鲜半岛分裂乃至走向战争的祸水酿造者<br>3.“三八线”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朝鲜战争有着怎样的关系?<br>4.“国际托管”实际上是美国的幌子<br>5.南北朝鲜为什么会从对峙走向对抗<br>6.早先斯大林与毛泽东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态度不谋而合<br>7.1949年,中国将4.2万名朝鲜籍士兵移交给了北朝鲜<br>8.朝鲜内战爆发前南北双方的兵力<br>9.杜勒斯视察三八线<br>10.第29号战斗命令与朝鲜内战爆发<br>11.美国为什么对朝鲜内战表现出高度热情<br>12.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br>13.美国政府出兵朝鲜决策经过<br>14.美国为什么要在入侵朝鲜的同时入侵中国台湾<br>15.蒋介石三次提出派兵赴朝参战始末<br>16.美军入侵朝鲜后的半岛战场局势<br>17.朝鲜人民军一夜间烟消云散是怎么回事?<br>18.美伪军占领北朝鲜后的兽行<br>19.美国认定中国绝不会参战<br>二、孰轻孰重:艰难的抉择<br>1.新中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br>2.保卫国防第一次会议<br>3.毛泽东寝食不安,也不刮胡子<br>4.军委及早作出的援朝兵力部署<br>5.毛泽东与彭德怀交谈<br>6.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br>7.为什么说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br>8.毛泽东向彭德怀为儿子要求上前线说情<br>9.出兵朝鲜前的紧急准备<br>10.彭德怀赴命沈阳<br>11.高岗给彭德怀接风<br>12.彭德怀、高岗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br>13.毛泽东命令暂缓出兵<br>14.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br>15.斯大林感言:“还是中国同志好……”<br>16.彭德怀率兵援朝临行前的几天<br>三、不期而遇:出国第一役<br>1.跨过鸭绿江的第一人<br>2.首批入朝的志愿军兵力<br>3.中朝主帅的历史性会见<br>4.毛泽东运筹援朝“初战必胜”<br>5.改变原定的作战方针与计划,从运动中歼敌<br>6.彭总召开入朝后的第一次作战会议<br>7.初战的后勤保障<br>8.10月25日,以遭遇战的方式打响援朝第一枪<br>9.附录:美国约瑟夫·格登在《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记叙了云山战斗的片断<br>10.重创美骑兵第1师<br>11.附录:美第1骑兵师指挥官霍巴特·盖伊谈其第1骑兵师与中国军队交战<br>12.黄草岭激战13昼夜,歼敌2700人<br>13.志愿军运输队10多人被俘及之后<br>14.激战飞虎山<br>15.在第一次战役总结会上,彭总臭骂了38军军长梁兴初一顿<br>16.第一次战役大盘点<br>四、第二次战役:迫敌退守三八线<br>1.麦克阿瑟“最后的攻势”计划<br>2.彭总的一着妙棋<br>3.攻防两军的兵力部署<br>4.毛岸英牺牲详情和毛泽东的悲痛<br>5.杜鲁门挥舞原子弹,毛泽东嗤之以鼻<br>6.毛泽东会见金日成<br>7 .西线:我歼敌2.3万余人<br>8.“38军万岁”<br>9.土耳其旅溃散记<br>10.《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原形<br>11.强渡清川江<br>12.美国黑人工兵连受降经过<br>13.东线:给美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以歼灭性打击<br>14.激战死鹰岭<br>15.杨根思连长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br>16.敌军总退却,我军收复“三八线”北广大地区<br>17.美军第8集团军沃克中将在败退中身亡<br>18.斯大林称赞“彭德怀是东方杰出的统帅”<br>19.第二次战役大盘点<br>五、光复汉城:第三次战役<br>1.美国朝野一片慌乱<br>2.敌军部署<br>3.彭总鉴于部队补给困难,向毛泽东提出不要越过“三八线”<br>4.向“三八线”以南挺进的决心部署<br>5.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准备<br>6.中朝军队第一次联合突破“三八线”<br>7.英国皇家重坦克中队被歼记<br>8.智破龙沼洞铁网地雷阵<br>9.敌被赶到北纬37。线南北<br>10.汉城解放经过<br>11.第三次战役大盘点<br>12.对彭总下令停止追击的质疑<br>13.金日成与彭德怀商谈尔后作战问题<br>14.李奇微窥破志愿军的作战天机<br>15.中朝联军首次也是惟一的一次高干会议<br>六、坚守、反击、运动防御:第四次战役<br>1.中朝军队主力转入休整<br>2.麦克阿瑟力主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br>3.美国政府的既定政策<br>4.“联合国军”大规模进攻的布势与设想<br>5.毛泽东不同意彭总的意见,要求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br>6.中国志愿军两位副司令挂帅应对敌进攻<br>7.汉江南岸坚守防御及横城反击作战经过<br>8.白云山上的11个昼夜<br>9.砥平里攻坚战的失利<br>10.彭德怀回京述职<br>11.中朝军队改变防御形式,阻敌在“三八线”附近地区<br>12.日本人说“三八线”<br>13.“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br>14.盘点第四次战役<br>15.中美军事首脑评第四次战役<br>七、奋战五十天,歼敌八万二:第五次战役<br>1.“联合国军”企图建立新防线<br>2.彭德怀数十年戎马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失算<br>3.志愿军第五次党委扩大会<br>4.志愿军司令部被炸<br>5.第五次战役部署与准备<br>6.志愿军后勤史上最惨痛的一页<br>7.19兵团部署作战任务<br>8.我集中兵力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br>9.英国王牌部队被歼记<br>10.联合国军方面的有关作战记录<br>11.洪学智是怎样当上后勤司令官的<br>12.彭德怀挥兵向东<br>13.志愿军向北转移<br>14.志愿军朝鲜战场上的一次最大损失<br>15.两大惊喜<br>16.彭总在第五次战役总会上既作了自我批评又狠批了60军<br>17.第五次战役大盘点<br>18.毛泽东、彭德怀与李奇微等如此说第五次战役<br>八、迫使敌回到谈判桌上来:夏秋季防御战役<br>1.敌我力量对比与利弊条件<br>2.邓华回京向毛泽东汇报战事,回前线临上火车前林彪突然召见<br>3.毛泽东确定志愿军“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br>4.志愿军准备持久作战的部署<br>5.美中确定和平谈判的来龙去脉<br>6.第六次战役的准备与未实施的内情<br>7.敌我双方兵力部署<br>8.粉碎敌夏季攻势简况<br>9.北朝鲜公开的史记说夏季攻势<br>10.志愿军党委扩大会及新的防御部署<br>11.粉碎敌秋季攻势简要经过<br>12.1211高地争夺战<br>13.中朝军队局部反攻和攻岛作战<br>14.解放大和岛<br>15.夏秋季防御战役大盘点<br>九、世界战争史上所罕见:上甘岭防御战役<br>1.战前局势<br>2.志愿军9月中的战术反击和邱少云壮烈牺牲经过<br>3.范佛里特和他的“摊牌作战”计划<br>4.坚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br>5.黄继光壮烈牺牲详情<br>6.几个战斗特写镜头<br>7.一个敌师长、排长的回忆<br>8.坚守坑道的艰难斗争<br>9.45师师长崔建功对军长秦基伟的承诺<br>10.杨得志的回忆<br>11.一个苹果的故事<br>12.上甘岭坑道究竟是个什么情况?<br>13.秦基伟的一则日记<br>14.决定性反击<br>15.敌我双方的将帅对上甘岭工事的感叹<br>16.上甘岭战役大盘点<br>17.点评上甘岭<br>十、为实现停战:夏季反击战役<br>1.艾森豪威尔的“光荣停战”<br>2.中国政府的声明<br>3.志愿军司令部开会研究战役指导方针和部署<br>4.志愿军战役补充指示<br>5.志愿军战役部署和措施<br>6.战前,敌我双方总兵力比较<br>7.歼击敌连以下目标<br>8.在北汉江两侧攻击敌营团阵地<br>9.3000人阵前大潜伏<br>10.180师雪耻方形山<br>11.攻克“京畿保垒”<br>12.李承晚集团公然破坏和谈协议<br>13.春季反击战役大盘点<br>十一、给敌人最后一击:金城战役<br>1.李承晚变卦,彭德怀向毛泽东建议:打!<br>2.敌我作战部署<br>3.攻击凸出部,451<br>4.奇袭“白虎团”<br>5.粉碎敌人反扑<br>6.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br>7.金城战役大盘点<br>8.《韩国战史》对金城战役的描述<br>十二、写在异国蓝天上的壮歌:援朝中的空战<br>1.毛泽东对志愿军无制空权的忧虑与决策<br>2.在不足两个月时间里,一批援朝空军诞生<br>3.援朝志愿军空军的组建<br>4.中美首次空战<br>5.志愿军米格迎战逞凶一时的美喷气式战斗机“雷电”<br>6.米格一15与F-_86的较量<br>7.志愿军的“空战之王”<br>8.张积慧击毙美“空中英雄”戴维斯<br>9.“王海飞行大队”<br>10.美、中将帅对空战的反应<br>十三、打不烂的运输线:后勤保障与支援前线<br>1.侵朝美军实施“绞杀战”<br>2.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br>3.仗打了半年多才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br>4.敌人的“两头堵”与聪明的汽车兵<br>5.志愿军为什么吃炒面,炒面又是哪儿来的?<br>6.另一条战线上的竞赛<br>7.200万青年踊跃参军<br>8.志愿担架队中的老汉<br>9.民兵运输队<br>10.从人民手中飞起的战斗机<br>十四、舌战板门店:停战谈判和战俘问题<br>1.中国停战代表团的一次内部会议<br>2.停战监督问题的交锋<br>3.关于战俘问题的讨论<br>4.美军战俘营<br>5.美军惨绝人寰的虐待中国战俘事件<br>6.签定停战协议<br>十五、与日月同辉:朝中人民的友谊;志愿军凯旋回国<br>1.8年间<br>2.感动世界的友谊<br>3.凯旋归来<br>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苏联为什么会出尔反尔,其中有什么隐情?美军的战斗力究竟怎样?我们胜败如何?我制胜的原因何在?一把炒面一把雪是怎么回事?彭德怀司令员为什么说打胜仗的功劳一半归前方一半归后方?美国侵略者狂妄叫嚣要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结果在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是怎样走到谈判桌上来求和的呢?无论是鲜为人知的内幕,还是人们不完全清楚的史实,《志愿军援朝纪实》都有较详细记叙。既有统帅部的决策内幕,又有指挥员的战场谋划;既有宏大场面的概略速记,又有局部战斗的细节描写;既有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阐述,又有国内各条战线支援前线及各种人物的写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