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桃花扇研究与欣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75184
  • 作      者:
    蒋星煜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蒋星煜(1920一),江苏溧阳市人。历任图书馆管理员、编辑等职。主要研究明史、中国戏曲史。建国后历任华东戏曲研究院研究入员、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大与上海师大兼职教授。有关《西厢记》专著计七种,分别出版于北京、上海、中国台北与日本。此外《中国戏曲史钩沉》、《中国戏曲史探微》、《中国戏曲史索引》与《中国戏曲史拾遗》,分别出版于郑州、济南与上海。曾主编((元曲鉴赏辞典》、《明清传奇鉴赏辞典》,为《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常务编委,《六十种曲评注》顾问与《总序》执笔者。《辞海》编委、分科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一部作品能否流传?能否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是由作品的题材选取、思想内涵、文学造诣决定的。其次,作者的家世源流、社会地位、政治动向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显然,两者有主次之分。但在特定情况之下,有时主次之分相当难断,都各有其无可讳言的,或依稀可辨的种种因素存在,要进行梳理,那是颇为艰苦的工作。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属于这一种情况。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写作、完成的?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般的看法,孔尚任的罢官归里,和他的写作《桃花扇》有着较多的关系。现在,我从刘中柱诸人的著作中得到了线索,可以进一步证实此问题。   《桃花扇》的《本末》说:“岁丙戌,予驱车恒山,遇旧寅长刘雨峰,为郡太守。时郡僚高宴,留予观演《桃花扇》;凡两日,缠绵尽致。僚友知出予手也,争以杯酒为寿,予意有未惬者,呼其部头,即席指点焉。”经过查证,这位刘雨峰就是明末宝应(今属江苏)诗人刘心学之孙刘中柱,不仅是《桃花扇》的爱好者,也是孔尚任交谊最深的友人之一。   刘中柱做过临淮县教谕、国子监学正、户部郎中、正定(旧名真定)知府等官职,工于诗文,著作有《又来馆诗集》、《兼隐斋诗集》、《渔山园集》等,但极少流传。   经过多年的访求,我终于在上海图书馆库读到了《又来馆诗集》以及《兼隐斋诗集》(卷五——卷八)的残本,里面有十分值得重视的几首诗。   《又来馆诗集》卷三中有《送岸堂二首》,其第二首为:   十七年来同舍郎,论文樽酒百千场。   只知天下无才敌,谁料人间有祸藏。
展开
目录
序 创作过程与创作思想 《桃花扇》三易其稿的过程——读《又来馆诗集》、《兼隐斋诗集》、《沓渚诗》的新发现 《桃花扇》为何有六篇自序 《桃花扇》之《小引》与北双调套曲作者考 孔尚任确认桃花扇为宫扇 侯方域的艺术形象研究 《哀江南》兴亡之感的内涵 《桃花扇》与《出山异数记》的微妙关系 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 李香君与张溥、夏允彝 苏昆生事迹的新发现 柳敬亭之谜 史可法死难真相 杨龙友画桃花扇之可能性探讨 杨龙友盖棺难论定 《桃花扇》是否贬低了杨龙友 《桃花扇》有关称谓考释 传播、演出与改编 田雯对《桃花扇》的鼓励与传播 《桃花扇》并未绝迹于清代舞台 《桃花扇》从未被表演艺术所漠视——二百多年来《桃花扇》演出盛况述略 现代剧作家与《桃花扇》 谷斯范为何写《新桃花扇》 评论与注释 董每戡《桃花扇论》的卓越成就 《李香君传》与《桃花扇》 徐振贵的评论与注释 大学者梁启超为何注释《桃花扇》 王季思等注释《桃花扇》 关目欣赏 爱情与破绽同时开始———《却奁》鉴赏 凄苦、灾难都是严峻的考验——《守楼》鉴赏 扇子胜过千言万语——《寄扇》鉴赏 宰相被妓女严词痛斥——《骂筵》鉴赏 人去楼空的媚香楼——《题画》鉴赏 巨星陨落弘光朝结束——《沉江》鉴赏 附录孙克咸、葛嫩娘之生平与殉难事迹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