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看法,孔尚任的罢官归里,和他的写作《桃花扇》有着较多的关系。现在,我从刘中柱诸人的著作中得到了线索,可以进一步证实此问题。
《桃花扇》的《本末》说:“岁丙戌,予驱车恒山,遇旧寅长刘雨峰,为郡太守。时郡僚高宴,留予观演《桃花扇》;凡两日,缠绵尽致。僚友知出予手也,争以杯酒为寿,予意有未惬者,呼其部头,即席指点焉。”经过查证,这位刘雨峰就是明末宝应(今属江苏)诗人刘心学之孙刘中柱,不仅是《桃花扇》的爱好者,也是孔尚任交谊最深的友人之一。
刘中柱做过临淮县教谕、国子监学正、户部郎中、正定(旧名真定)知府等官职,工于诗文,著作有《又来馆诗集》、《兼隐斋诗集》、《渔山园集》等,但极少流传。
经过多年的访求,我终于在上海图书馆库读到了《又来馆诗集》以及《兼隐斋诗集》(卷五——卷八)的残本,里面有十分值得重视的几首诗。
《又来馆诗集》卷三中有《送岸堂二首》,其第二首为:
十七年来同舍郎,论文樽酒百千场。
只知天下无才敌,谁料人间有祸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