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学科建设丛书:音乐剧艺术与产业》:
误读四:晋乐剧一“好听、好看、好玩”
分析:“好听、好看、好玩”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简单的“娱乐”。音乐剧是一种“深度娱乐”,一种有着多重含义的城市文化。说百老汇就是娱乐,未免过于简单。百老汇秉持着始终如一的娱乐精神,但却早已超越了娱乐助兴的时代,逐渐成为一个藉娱乐而寄托,藉娱乐而发泄,藉娱乐而骚动的平台。自1927年《演艺船》为音乐剧树立了一个标杆后,每个时期都有杰出的作品登场,证明音乐剧也是一门严肃艺术的形式。30年代产生了第一部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音乐剧;40年代初的《朋友乔伊》告别了传统音乐剧那种天真的乐观主义。音乐剧的娱乐性有时候甚至是支持其与经济滑坡、政治低迷的现实环境作抗争的内在动力。当然,不少剧作的时代背景还与更为深刻的思想性息息相关,时代背景可能赋予作品更多的思想内涵和解读语境。《再见,伯迪》讽刺了摇滚偶像崇拜的社会现象;《锦上添花》这个关于亚瑟王故事的音乐剧,却不可避免地让人联想到肯尼迪总统。《一步登天》则是讽刺美国企业文化的作品。百老汇许多音乐剧的魅力就在于能准确再现时代背景,使得演出的深度和艺术表现相得益彰。我们很难说凑巧完成的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三部曲——60年代的《毛发》、70年代的《群舞演员》和90年代的《房租》就是简单的“娱乐”,简单的“好听、好看、好玩”。21世纪初怀旧风格音乐喜剧的复兴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而且,半个多世纪以来,悲剧音乐剧的问世和成功,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剧的表现题材,并促使音乐剧彻底摆脱纯粹娱乐大众的局限,提升至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舞台艺术的境界。不少概念音乐剧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更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在多年复排后仍然能打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观众,达到异时异地共赏。
第二节对于音乐剧本质问题的提问方式和不同回答
作为一种舞台戏剧样式,音乐剧也是一个通过舞台空间发生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事件”。它的核心因素是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综合性表演。很显然,面对“什么是音乐剧”这类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知音乐剧,会产生不同于直接追问本质问题的认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