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接地气的指南书。
·这是一本用心打磨的书,百分百原创,不是那些东拼西凑的大学生人生鸡汤指南。
·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切实可行地实操建议。
·57条人生成长建议、57个实操训练、10位同学的精彩分享、40本好书推荐。
·不论你是新生或老生,如果你是不会选择,不敢选择,不能坚持选择的人,如果你是为专业,为就业,为求学,为人生而迷茫的人,这本书会帮你行动起来!
·职场新人读一读这本书,也不晚,真的很幸运能编辑这本书,让我也学习到很多,谢谢秋叶!
海报:
大学要不要勤工俭学?大学生如何经营自己的人脉?考研还是就业?
牛人的成功能复制吗?大学生创业值得鼓励吗?去上班,还是考公务员?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京东独家首发)》从新生入学后的人生规划、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到毕业求职的各方面,全面、深入地回答了困扰着当前大学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你是新生,还是害怕未来找不到出口的二、三流大学、冷门专业的迷茫老生,看完这本书,将改变你的命运轨迹。与其说这是一本帮助大学生成长的书,不如说这是告诉你如何规划和组织整个大学四年。
我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最近几年很流行电视达人秀比赛,比如“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很多人能走上这类节目,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梦想。
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浑浑噩噩过日子,他们的理由是目前所学的专业自己并不感兴趣。他们会说假如我读的是喜欢的专业,肯定会努力,就像那些达人们一样。
我在大学听到很多学生以不喜欢专业为由,不好好学习、荒废学业和虚度青春。我深感痛惜。
真正的梦想是经过现实无情打击后,却依然愿意去相信、去坚持。那些让大家感动落泪的参赛选手,哪个是一帆风顺的?其实,他们之所以能赚到你的眼泪,是在打击面前选择了坚持,而你选择了放弃。
如果只一味地抱怨专业不好,为自己的懒散、不求进取找借口,我只能说,你真的错了。
什么是专业?专业是将来你走到社会上能够让自己生存的一技之长。
专业不等于爱好,也不等于毕业证。所谓专业,它的真实含义就是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专”才,然后靠它就“业”。
要知道,99%的人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是一种奢望,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大学四年学习让你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一个人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就能立足社会,将来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挥的空间机会就会很多。
还有同学说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学习但没有成效,是不是不适合目前这个专业?很多书都强调要成功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假如没有特别的天赋,是不是应该尽快换一个专业?
我其实不喜欢机械专业。如果谈营销策划,谈广告文案,谈PPT制作,谈项目管理,谈时间管理,我都自信可以成为一流高手。在机械领域,我只能说自己很平庸。但正是这份平庸的技能帮我谋得了一个大学教职,使我慢慢有了空间去发展自己真正的爱好。
大学里的专业学习,好比学做饭,只要肯学都能学会。除非你是要成为顶尖级的大厨,那才需要点厨艺天分。
除了个别专业,当今大学里面的功课,并不要求你有多么高的智商和天赋。
抱怨自己很努力却没有成效的同学,也许要反思一下,真正的问题其实不在专业,而是你根本没有适应和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绝大部分“天才”是经过艰苦的专业训练后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其实,最好的天赋也需要不断修炼才能成器,“勤奋+坚持”是打败天赋的最好武器。
还有的同学担心自己的专业是冷门,就业困难,是不是应尽早调换专业?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大学里也有换专业的空间。
但是我也提醒大学生朋友,在换专业前需冷静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你了解自己的专业吗?
第二,你了解自己想去的专业吗?
第三,你想过未来10年后这个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吗?
当然,我也不建议大学生强迫自己去学自己完全没兴趣的专业,我只是提醒,在说爱或者不爱一门专业之前,至少要能说出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将来能够在哪些行业哪些岗位发挥怎样的作用。假如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那为什么这个专业适合或者不适合你?无论理由是什么,都显得苍白。
在了解专业后,先试试能否培养出你对专业的热情。任何行业做到精深,都不愁就业,也不缺成就感。
我喜欢的态度是:先做出一流的事,自然拿一流的回报。
在这里提醒大家,冷门专业也许意味着竞争对手少;也许是未来社会的热门专业。
选择所谓的“好”专业,也要考虑将来尽可能利用你家庭人脉资源的专业。但没有背景的人,选择一门相当艰苦、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将来总可以靠它吃饭。
最后建议大家看一段@罗振宇讲的视频《罗辑思维——夹缝中的80后》,一定会有收获。
实操训练:绘制你所在学校换专业的流程图
现在大学大都提供了调整专业的机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如果真的想明白需要调整专业,那么你决定转专业之前,应该弄清楚相关流程。
在启动任何大工作之前,我都建议先尝试画出整个事情的流程图(见图2)。只有建立对事情的整体思维,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其中的关键环节,才能够为不可预测的挫折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一个好的流程图,除了能够让人了解各个阶段的衔接顺序,还应该让人了解这个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如每个阶段负责人是谁,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每个环节有无资金或其他的特殊要求等等。
……
第一章 专业和职业
专业好才能就业好?
我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们能够又通又专吗?
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兴趣
第二章 读书和学习
学会自学才算读过大学
为什么有些人学习效率高?
写好论文帮你建立思考框架
如何写出一篇长文章?
没有思路就从模仿开始
学会提一个具体的问题
建立多维的思考角度
学会从一切信息中学习
如何选书?
如何读书?
读书多就能提高竞争力吗?
第三章 社团和实践
我该加入各种社团吗?
在社团里感觉学不到东西?
社团占据我太多时间怎么办?
社团也有许多不公平!
大学要不要勤工俭学?
第四章 友情和爱情
大学里应不应该谈恋爱?
我该如何和同学相处?
和怎样的人交往,你就容易变成怎样的人
大学生如何经营自己的人脉?
第五章 考研和就业
考研还是就业?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考研方向?
我为什么不想去工作?
我想去上班,家里要我考公务员?
出国留学有意义吗?
第六章 求职和创业
如何了解面试的单位?
如何写一份好简历?
名企实习生经历值钱吗?
考证对求职有用吗?
请学点职场礼仪
签约以后又想反悔了
大学生创业值得鼓励吗?
牛人的成功能复制吗?
第七章 生活和习惯
学会控制自己的时间,击败拖延症!
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如何制定和完成自己的计划?
学会记账培养理财力
请留住你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野蛮你的身体
第八章 个人和社会
请学会拥抱这个社会
还能信任这个社会吗?
没有钱也能做公益吗?
微博上看到让你不平的事情怎么办?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学会独立思考
第九章 天性和信仰
想做一次背包客
如何才能了解自己?
我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
我该入党吗?
内心阴暗不是你的错
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很难吗?
第十章 成长和反复
每天不过是重复画圆
慢反而能加速成功
后记:
为什么我们难以做出选择
——古典 新精英总裁、《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
这本书所选的内容都是大学生读者比较期待的私藏推荐,也是这个时代年轻朋友最需要的声音。
——袁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看完张志老师的这本书,我这个当校长的也很受用,并打算将它的主要内容作为入学新生的培训指南。
——胡建波 西安欧亚学院校长、教授
几乎每个走进大学的年轻人都有奔跑的欲望,但很多人苦于找不到方向。张志老师这本书,提供了正确的思考方法,就连我这个有近30年教龄的老教师读了也深有感悟。
——刘玉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教授、点团队创始人
这本书覆盖了从新生入学后的人生规划、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到毕业求职的各个方面。与其说这是一本帮助大学生成长的书,不如说这本书告诉大学生如何规划组织整个大学四年。
——唐红波 武汉大学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