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庆金融:创新与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410480
  • 作      者:
    杨继瑞,甘为民主编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杨继瑞,男,1954年10月生,四川井研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国家二级)、博士生导师;历任四川大学副校长,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2011年1月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首批学术带头人,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新华文摘》等学术出版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7部,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多项科研成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批示。
  
  甘为民,1967年生,男,EMBA学位,重庆银行董事长。历任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解放碑支行行长,中国民生银行重庆分行行长、党委书记,重庆银行执行董事、行长等职。曾被表彰为全国金融系统百佳青年,被重庆市总工会授予“劳动创新奖章”。
展开
内容介绍
  《重庆工商大学财经文库·重庆金融:创新与发展》是一部由重庆金融界专家、学者编写的反映重庆金融状况的著作。编写这一著作的目的是要展示重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成立直辖市以来,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彰显重庆金融界人士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所做出的努力。它既有实践性,又有理论性,反映了金融界人士的睿智、良知,也展现了他们的锐意进取。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行业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几次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引发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为各国金融机构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各国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处置不良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我国20世纪末的产物,伴随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而诞生。从1999年开始,我国相继设立了信达、华融、东方和长城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分别用于收购、处置和管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并且,2000年11月国家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提出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界定和相关规章制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集中快速地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历史沉淀下来的不良资产的工作已经正式启动。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来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从实际运行结果来看,美国、德国、瑞典、匈牙利、波兰、捷克等都已经取得了成功,中国亦是如此。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于2006年前累计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12102.82亿元,累计回收现金2110亿元,比国家核定目标超收286亿元,并在完成现金回收率和费用率目标的前提下使用自有资金对确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适当追加投资、接受委托处置不良资产和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等业务。2010年6月29日,由财政部发起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经营资产收购处置、对外投资、买卖有价证券、发行金融债券或同业拆借等商业融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
  ……
展开
目录
上篇 重庆金融与重庆经济改革共奋进
改革是解决当前金融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一章 重庆金融产业稳健发展
第一节 金融产业跃升为重庆市支柱产业
一、金融业增加值不断提高
二、金融业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增大
三、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第二节 金融总量迅猛增长
一、金融业务均衡平稳发展
二、金融生态进一步改善
第三节 银行业实力不断增强
一、规模质量齐增与数量种类丰富
二、改革开放并进与监管效率兼顾
第四节 保险行业稳步发展
一、保险法人公司居中西部首位
二、险企种类基本齐全
三、保险业收入大幅增加
四、重庆保险公司发展历程
第五节 证券市场建设呈加速态势
一、证券经营机构不断壮大
二、上市公司规模稳步增加
三、市场融资规模大幅提高
第二章 建立健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第一节 金融监管机构全部到位
一、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四、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五、强化了金融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
六、全市金融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第二节 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备
一、机构建设门类齐全
二、深化改革成绩喜人
第三节 银行业机构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一、政策性银行
二、大型银行
三、中型银行
四、城市商业银行
五、农村商业银行
六、村镇银行
七、外资银行
第四节 证券期货业机构快速发展
一、证券公司
二、期货公司
三、基金公司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第五节 保险业机构总部经济优势突出
一、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二、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三、利宝保险有限公司
第六节 新型金融机构蓬勃发展
一、小额贷款公司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
三、股权投资类机构
四、金融(融资)租赁公司
五、汽车金融
六、信托公司
七、财务公司
八、要素市场“金花”绽放

中篇 重庆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章 金融产业创新亮点纷呈
第一节 改革重组实现重大突破
一、重庆银行改革重组
二、重庆农信社成功改制上市
三、万州商业银行重组重庆三峡银行
四、西南证券完成重组
第二节 农村金融创新“破冰”
一、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
三、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第三节 外汇管理机制创新全国领先
一、建立健全主体非现场监测与主体监管机制
二、自主开发并不断完善主体非现场监测系统
三、深入推进主体非现场监测与主体监管全覆盖
第二节 重庆市“十一五”农村金融创新
一、农村金融机构创新
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三、农村金融市场创新
第三节 重庆农村金融创新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持
一、对农村经济的总体支持
二、对农业现代化有力支持
三、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持
第四节 重庆“十二五”农村金融展望
一、推动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农村实体经济服务
二、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完善
三、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提升
四、加强农村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工作

下篇 重庆金融跨越发展
第十章 重庆金融远景规划与战略
第一节 总体规划
一、发展环境
二、总体规划
第二节 重庆金融今后的发展重点
一、打造万亿级银行证券保险主流金融体系
二、积极建设发展全国创新型金融机构高地
三、重庆金融跨越发展的2030远景战略
第三节 重庆金融发展的近5年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二、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融通能力
三、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撑能力
四、以发展离岸结算促进资金流集散
五、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资本流动
六、扩大开放以提高国际金融融合度
七、深化创新以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
八、完善产业布局以建设金融核心区
九、积极建设内陆地区金融人才高地
第四节 重庆金融未来发展的保障
一、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管理
二、优化金融发展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