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土资源法治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国土资源法制与市场学术研讨会(第1~3届)优秀论文选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48499
  • 作      者: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土资源法治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国土资源法制与市场学术研讨会(第1-3届)优秀论文选编》为国土资源法制与市场学术研讨会(第1~3届)优秀论文选编,《国土资源法治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国土资源法制与市场学术研讨会(第1-3届)优秀论文选编》分为法制建设篇,产权产籍篇,市场调控篇三篇,收录了这三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精心撰写的优秀学术论文,可供广大研究国土资源法律制度的读者学习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法治国土是国土资源法治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一)法治的一般概念。“法治”即法律之治,指以法的观念高于一切为特征和原则的国家治理制度。表现为通过法律治理国家,依法合理配置权力和权利的社会状态。它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法治国家”即依法治理的国家,指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治政府”是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以法律制度加以固定的政府。
  (二)“法治国土”概念的提出。“法治国土”这个概念的首次提出,源于甘藏春同志在20lO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大的背景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就提出要建设法治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把法治、人权写进了宪法,进入新世纪后一直在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加速政府转型。可见,推进法治国土建设,既是国家推进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法治政府的迫切要求。
  (三)“法治国土”的基本含义。“法治国土”的提出和推进,是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重大改革,它标志着国土资源管理进入了全面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当然,法治国土提出和推进时间还不长,从概念、内涵、外延到主要内容,都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从我们初步梳理的情况看,用一句话概括:  “法治国土”就是依照法律至上原则进行治理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与遵法、执法、守法的统一。广义的法治国土还应当包括:建设职能明确有限、法律统一、透明廉洁、诚实信用、便民高效的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健全科学规范、便捷效能、透明公正的监管与服务机制,培育具有法律意识和素质、熟悉法律规范及运行程序、廉洁敬业的工作人员队伍。法治国土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两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的国土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理政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国土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国土法治应当体现法治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国土法治也必须通过有关国土资源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
  (四)全面认识和理解“法治国土”。第一,法治理念是法治国土的核心与灵魂。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法治理念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法治国土理念是国土资源法律理想化观念的总和,应当包含以下五个要素:1.强调国土资源管理是一种理性、科学的行为方式,排除随意、不稳定的行为倾向;2.强调国土资源管理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原则,要求严格执行既定的管理规则;3.强调法治精神,包括国土资源工作中的法律至上、程序正当、权力制约等一系列观念和原则;4.强调国土资源管理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即国土资源领域管理部门与公民之间、部门之间、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被明确界定、自觉遵循,形成相互尊重、和谐共赢的关系;5.强调国土资源管理是一种行为方式传统,即将依法管理国土资源作为一种长效的行为模式。
  第二,法治国土建设必须覆盖国土资源管理全领域和全过程。从内容边界角度来看.法治国土建设涵盖国土资源决策、实施、执行、监督、处置和评价等领域。1.建立依法、科学、民主的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统一规范性文件的解释与应用;2.切实减少审批项目,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3.规范国土资源执法行为,制定自由裁量权使用规范和规则,合理限制裁量权的行使;4.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问责制,坚决制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等行为;5.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推进权属争议纠纷调处机制改革,强化行政复议作用,完善、创新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制度;6.加强国土资源政策法律评价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和规章、规范性文件后评估等制度。
  第三,法治国土的作用域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从作用域的角度来看,法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行为模式,法治国土就是要依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转变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管理部门的服务与支撑职能。1.要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矿业权市场建设,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和矿业权出让制度,规范国土资源权利出让转让等交易活动;2.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市场中介机构的管理制度,做好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强化中介机构的职能与作用;3.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增强信息发布的主动性和权威性,强化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服务与支撑作用。
  ……
展开
目录
主旨报告
建设法治国土维护合法权益
理论实验结合创新供给并重全力推进国土资源
法治保障工程建设

第一部分 法制建设
关于国土资源立法问题的几点思考
土地法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自然资本思潮与国土资源管理
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
我国农村土地法律体系的完善
把土地制度改革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
我国土地制度安排的八项原则
我国土地制度发展沿革与思考
城市化、征地制度与农民土地权利
土地征收立法的域外经验与本土观
征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城乡一体化语境下典权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复兴的必要与可能
土地征收相关行政行为可复议性分析
完善征地争议裁决制度丰富失地农民救济途径
我国矿地复垦立法的完善
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理论发展与探索
国土资源管理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导向
复议视角下的国土资源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第二部分 产权创新
土地产权制度是社会管理的基础
我国现行土地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的非民法学解读
关于建立大一统的地上权概念和体系的设想
——兼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质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土地发展权设立
设立土地发展权建立用途主导的用地管理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另一种视角
我国农地权属法律制度研究综述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贯彻落实《物权法》促进不动产统一登记
我国土地登记的行政属性
完善以产权为基础的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机制
集体土地使用权市场化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集体土地的整体转权探讨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形成探析
夯实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制度的运行基础
矿业权属性及相关问题探讨
矿业权的权利属性
——基于公法、私法角度的分析

第三部分 市场规范
珠江三角洲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方向及政策选择
以“中地指数”研判预测土地市场运行情况的探索
略论城市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
建设用地再开发中土地市场建设和改革的几点思考
——以佛山“三旧”改造为样本
浅析土地产权市场规范化的途径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对城乡发展的影响
土地资本化与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土地供应管制对住房价格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云南低丘缓坡建设开发土地利用规划技术探讨
2003年以来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总结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宪法框架内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路径分析
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权益及收益分配主体
矿业权转让制度分析与改革建议
矿业用地制度改革之实践探索
矿业公司股权转让与矿业权变动之效力规制
国外矿业税费制度分析与借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