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治未病”意义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医学大讨论中,认为最好的医学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而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也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医学,维持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刘师认为这一重大的转变至少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由治病医学转向保健医学,二是由关注人们的疾病转向关注人们的健康,三是注重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随着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中医药“治未病”将显示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刘师对“治未病”实践的探索
(一)摄生防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一方面刘老强调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绪变化,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才能达到补益真气的目的。对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