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25219
  • 作      者:
    史仁杰主编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这本由史仁杰编写的《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系统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朱秉宜教授的肛肠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经验方、验案、成才之路、学术流派、养生思想、名家风采,以及在朱老指导下取得的主要医疗成果。以便读者学习和运用,使名老中医的宝贵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等得到广泛的传承。《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适合于广大从事中医肛肠专业和中医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学习、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他采用的方法是,将与内口相应的主管道浅部做放射状切开,清除内口及原始感染病灶,对主管道的高位部分,以及支管脓腔不做广泛切除或切开,只根据引流需要作几个小放射状切开,潜行搔刮瘘管腔内坏死组织,然后在相应的切口之间瘘管内挂人呈松弛状态的橡皮筋(即被挂线部分不予紧扎),利用橡皮筋作为引流物作对口引流。术后也不需要在管腔内放置引流条,只需顺橡皮筋放入去掉针头的小儿头皮针,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药液将管腔内的污物冲洗干净。等到管腔或脓腔缩小长平,主管道切开之创口接近愈合时,拆除所挂的松弛的橡皮筋,继续冲洗支管、脓腔3~5天,支管或脓腔就会逐渐闭合而愈合。这种以松松挂线的橡皮筋作为引流物可起持续的引流作用,不会滑脱,也不需要更换,可放置在管腔较小的无法放置引流条的支管腔内,因而较之其他引流物有引流效果好,痛苦轻,简便的优点。同时由于依靠了这种引流方法,改变了传统手术要弧形切开支管或脓腔,创面较大对肛门周围组织尤其是括约肌及肛尾韧带的损伤较大的缺点,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也可防止肛门移位等。另外,这种方法也改变了传统挂线疗法必须切断组织的思维模式。
    (三)挂线疗法治疗肛管直肠狭窄
    朱师认为挂线疗法也可用于肛管直肠狭窄的治疗。具体方法是,在狭窄环部位按肛瘘挂线法挂以橡皮筋,适当紧线,待橡皮筋挂开脱落后,予扩肛。如一次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可以予再次在别处挂线切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学术思想
第二章  临床经验
第三章  经验方
第四章  验案精选
第五章  成才之路
第六章  学术流派
第七章  养生思想
第八章  传承成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