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植物生物学实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2026904
  • 作      者:
    沈显生,尹路明,周忠泽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力求简洁,体现实用性和系统性。不仅强调介绍实验理论基础,而且重点突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过程。实验部分共分为17节,每节内容都十分丰富,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各节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此外,在每节实验后,除要求完成一定量的绘图作业外,还布置了较为灵活的思考题。甚至有些题目没有固定的模式答案,而是让学生平时注重观察身边的各种植物,并根据自己掌握的植物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思维,大胆探索有关植物发育和演化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初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国内许多高校师生的认可,特别受到了参加生物学竞赛学生的欢迎。本书初版现已在市场上脱销,作者已经接到部分教师再版的建议。<br>    本书初版内容比较丰富,结构比较完整,40学时的实验教学在体量上也比较合适,因此,再版的时候不再增加新的实验内容。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认识,在书中新增了“课外观察与思考”一节。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植物生物学实验中,要求教师和学生紧密围绕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进行教学。过去的植物学实验,过多地强调了形态和结构以及系统分类等内容,教学中传授静态方面的知识多一些,主要靠死记硬背。而植物生物学实验,除了包括调整与重组过去植物学实验的内容外,还要涉及生理、环境与进化等内容,即强调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就是说,今后在教学中传授动态方面的知识多一些,思考的问题也广泛一些,学得也灵活一些。这正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必需的。<br>要上好实验课,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设计实验。这主要包括教师准备和采集实验材料,有些材料自己事先要亲自观察、实验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课上,教师要进行讲解,其讲稿也要认真准备,力求简洁明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展示部分教学素材,要突出重点与难点,并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密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在研究生或助教们的配合下,及时回答问题和辅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方法,采用提醒、暗示、反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去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随时注意指导和纠正。<br>要上好实验课,不仅要靠教师的努力,而且要依靠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和配合。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有牢固的专业思想,保持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这一点很重要。其次,要认真准备,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在课前要复习有关的课堂理论教学内容,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这样在实验时才有思想准备。除了这些以外,还得准备实验用品(主要指学生自带部分)。第三,认真实验,按照教师布置的内容,逐项进行操作,认真观察,随时记录或绘图,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绘图,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实验课上思想要高度集中,因为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较为紧张。第四,通过实验锻炼能力,这主要表现在实验操作技能和绘图技能及应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有时在分组进行实验时,需要多人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最后,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在安全、文明、有序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按时上交实验报告,并尽量进行方法创新和发表独特的见解。<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上篇  植物生物学实验<br>第一章  植物生物学实验技术<br>第一节  实验室管理规则<br>第二节  实验仪器与用具<br>第三节  实验试剂与染料<br>第四节  实验基本技术<br>第五节  怎样做好植物生物学实验<br>第二章  植物生物学实验<br>第一节  显微镜、测微尺、绘图和植物细胞<br>第二节  植物组织<br>第三节  孢子植物的形态与结构<br>第四节  根和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br>第五节  叶的形态和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br>第六节  花的形态和结构<br>第七节  植物体各器官间的组织联系和器官变态<br>第八节  水生植物的形态与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br>第九节  野外检索鉴定植物和识别资源植物<br>第十节  野外识别各种花序、果实和种子<br>第十一节  花粉的观察及其制片技术<br>第十二节  植物的气孔与蒸腾作用<br>第十三节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br>第十四节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br>第十五节  植物器官分化及其激素调节<br>第十六节  Raunkiaer频度定律的验证实验<br>第十七节  植物生活型谱的统计方法<br>第十八节  课外观察与思考<br>下篇  植物标本制作技术<br>第三章  孢子植物标本制作<br>第一节  藻类植物<br>第二节  菌类植物<br>第三节  地衣植物<br>第四节  苔藓植物<br>第五节  蕨类植物<br>第四章  种子植物标本制作<br>第一节  蜡叶标本<br>第二节  浸制标本<br>第三节  形态解剖标本<br>第五章  特殊用途标本制作<br>第一节  叶脉标本<br>第二节  假绿蜡叶观赏标本<br>第三节  木材标本<br>附录一  华东地区常见被子植物各科特征一览表<br>附录二  生物绘图技术<br>第一节  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与意义<br>第二节  生物绘图的器材<br>第三节  草图的绘制<br>第四节  图谱、插图和制版图的绘制<br>第五节  挂图的绘制<br>第六节  挂图和字画的裱糊装潢<br>附录三  《中国植物志》卷册索引<br>附录四  华东地区常见花卉和实验材料的花期示意图<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