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失落的渤海古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785978
  • 作      者:
    林攀编著
  • 出 版 社 :
    华龄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失落的古国——渤海古国——被焚弃的文明。渤海文明是在一夜之间消失得干干静静的。一座充斥着商铺街市、亭台舞榭、显赫威严的帝都,一场野蛮的大火之后,满目苍夷、人空城废,只剩下灰烬、残石、断瓦、城基……这种震撼,即使在若干年后,仍会让人们想起、惦念并悬系着那充满神秘的失落的古国。
展开
精彩书摘
    不少汉人文献指责渤海人的抢婚制,认为这不合理法,其实不过是各地风俗不同而产生的偏见罢了。对于渤海人自己来说,他们是非常珍视这一传统的。“其俗谓男女白媒,胜于纳币而婚者”。这种婚姻不仅得到男女双方父母的承认,也得到渤海社会舆论的认可。相对于那个时代其他地区以身份门第、财产多寡来定姻缘的做法,渤海的传统无疑是人道得多了。
    辽金时期,随着渤海族与外族通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具有原始遗风的严格的专偶婚制首先在族际通婚中被破坏了。一些渤海女子成为契丹、女真统治民族的侧室、小妾。渤海的上层贵族就常常为了政治利益与契丹、女真贵族通婚。辽代,不仅有不少渤海大族女子被选进皇宫纳为嫔妃,也有契丹公主下嫁渤海世家大族。金初太祖天辅年间,朝廷特地挑选出渤海贵族女子中有姿色和品德的,送到京师,嫁与女真亲王为妃,女真皇帝自己也经常纳渤海女子为妃。渤海人在长期的与外族通婚中慢慢被同化了。
    渤海原有的婚俗开始不断地遭到破坏。终于,在大定十七年十二月,金世宗以无视礼法为名,下诏严令禁止了反映自由恋爱的抢婚习俗,要求渤海人按照女真族的方式来进行婚配,但渤海人却一时很难接受契丹、女真族的婚姻习俗。金世宗的父亲完颜宗辅去世后,按照女真族的风俗,女子守寡后,与丈夫同一族的男子可以将她接过来做自己的妻子。世宗的母亲李氏是个渤海人,由于不愿被迫再嫁给别的男子,性子刚烈的李氏竟然出家削发为尼!
    但到了金朝后期,渤海人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通婚的现象更多了,渤海族各方面习俗都日趋于汉化,那曾经“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渤海人也渐渐地抛弃本民族的传统婚俗,而与汉族无异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发现渤海国
一、揭开历史的封印
二、雕栏玉砌应犹在——上京风情
三、渤海简史

第二编  渤海建国历程
一、寻访渤海古国遗址
二、故土英魂——渤海的国王们
三、鸿胪井见证的历史——渤海国与唐王朝的亲密关系
四、渤海国政治和经济概况

第三编  游历渤海国
一、兴隆寺里话菩提
二、风光如画的镜泊湖
三、渤海古墓探幽

第四编  随风而逝的文明
一、渤海国的衰落
二、渤海国灭
三、短命的东丹国
四、花落归谁家?
五、辽国时期的渤海城池
六、渤海遗风
后记  渤海国,渤海人
附录
渤海国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