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把自己理解为一个理性的能动者,一个能形成思想和意向的存在物,那么我就不能仅仅通过观察而得知自己的思想或意向。因为,一般而言,我们所理解的“我”就是理性的能动者,就是那种能够创造思想、激发行动的东西。由于对自己的理性能动性的观念属于人们最基本的自我概念,所以每当我们对思想作自我归因时,这一观念总已经蕴涵于其中。
理性的能动性对自我知识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这一点已经体现在许多当代最主流的自我知识理论中。理性主义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关于自我知识的争论已经过窄地仅关注于观察性的模型,这不能为我们对信念以及其它态度的知识作辩护。因为,如果某人仅仅观察一个信念,他便没有运用自己对该信念的能动性。——意即是说,信念是某种他能够基于自己的证据而去坚持或拒斥的东西。因此,理性主义者主张,如果仅以纯粹观察性的模型来理解自我知识,那么就会与我们对自己态度的真实关系失之交臂。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当代理性主义者究竟对自我态度的能动性把握赋予了怎样的意义。假设我相信某个犯罪嫌疑人是有罪的,但我也意识到,自己关于其有罪的证据非常不足(参见Burge1996)。理性主义者主张,只要我仅仅只是观察那个对嫌疑人有罪的信念,那么我恐怕就会总是觉得其证据基础非常微弱。因为,在对该信念的观察中,我总是把它仅仅看作我的一个属性,就如同“有雀斑”也是我的属性一样。我没有把相信当作某种我正在做的事情。纯粹的观察并不能使我意识到,我正是这个信念的能动者——并因此也应该对这一信念负责。为了认识到这些,我必须运用我的能动性:例如,经由那些基于证据的反思,我最终放弃了(或保持了)关于他有罪的信念。这个过程正是理性的能动性的运用,因为我在其中受理由的引导,以拒绝或更新我的信念。正是康德激发了这种关于理性能动性之关键作用的观点。然而,我们并不能确定,康德本人是否会支持这种理性主义立场。
……
展开
——恩斯特·索萨,美国罗格斯大学
《自我知识》一书概览了过去三十年来有关自我知识的分析哲学讨论,它的阐述清晰流畅,敏锐精确而又包罗万象。对于任何自我知识方面的高年级本科生课程,本书都会是非常适合的教材,也会在这一领域引起广泛的讨论。
——拉姆·奈塔,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
这是一本杰出的著作。格特勒详细探讨了主要自我知识观点的优劣,她的风格清晰而直接,但又不对材料作过度的简单化处理。在目前我所看到的对自我知识诸理论所作的深入讨论中,这本著作无疑是最好的一部。
——乔迪·费尔南德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