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去蔽与显现:中国新生代导演的底层空间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32852
  • 作      者:
    路璐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路璐,女,1980年生,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系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青年教师,专攻影视研究与传媒文化,在《人大复印资料》、《现代传插》、《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代电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日,参与教育部、省级影视类项目多项,获教育部2010年“全国第—届戏尉、影视、广播、动漫/数字媒体类专业”论文评选二等奖,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论文三等奖,2010年全国高教影视协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新生代导演的底层空间建构打破了底层话语在当下中国影像界的匿名状态,将底层在当下中国真实的生存状态呈现于银幕,聚焦于社会断裂中底层的双重边缘化,展现着他们的生老病死、欢笑戨哭。
    底层空间作为底层现实生活在影像的映射,为我们构造起底层生活的生存之镜。这是一个“去蔽”与“显现”的过程,这是国人与世界理解中国并自我理解的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新生代导演的底层空间背后,有一种对欲望叙事的质疑。在影像世界中,欲望叙事表现在主体对客体对象的生死搏斗乃至征服,对物质、权力与性的获得。近几年,好莱坞乃至全球影界的奇观电影并没有改变征服的主题,无论是冰海沉船、星球大战、魔法世界还是异域风情,一切都离不开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黑格尔认为主体“通过扬弃那独立自存的对象而存在,换言之,它就是欲望。欲望的满足诚然是自我意识返回到自己本身,或者是自我意识确信他自己变成了客观真理”①。从整体看,欲望叙事是现代化百年叙事中一个前进的动力,福柯从中解读出现代文明无所不在的权力压抑机制,一种处处以自我为主人、他者为奴隶的叙事机制。性别也好,种族也好,阶层也好,都能在主体与他者的二元游戏中找到相同的游戏规则。欲望叙事的模式不被驱除,那么“底层”进入影像依然遵循着“主/奴结构”的模式,“底层发声”的故事不过是西西弗斯神话。《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一当年的金球奖与奥斯卡奖项中的“大赢家”就是个最佳的例子,这部英国导演拍摄的“好莱坞电影”所要说的不过是一个印度版的“美国梦”而已,残酷的底层境遇不过是为了最后的欲望成真。导演苦心孤诣地嵌入一个“百万富翁”的竞猜游戏,只不过方便主人公最终获得金钱与美女。在欲望叙事的主导下,电影虽把镜头对准印度孟买的贫民窟,但这个底层空间依然是他者化的底层想象。新生代导演的底层空间中,无论县城、都市甚至全球化的漂流空间,欲望像随处飘散的蒲公英一样充盈在其中,有的是“城里人”的梦想,有的是“同步世界”的渴望,有的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任逍遥”,但是在最后,这些欲望之于底层无异于潘多拉的盒子,没有美梦成真,反而引诱着底层走向拘禁、毁灭或死亡,这已全然是一种反“欲望叙事”的模式。与新生代底层空间的日常性相适应的叙事往往没有由弱至强的戏剧高潮,同时对好莱坞的镜框叙事也一并拒绝,其背后是建构主体力图全面把握世界的渴望。
展开
目录
序一 探寻青年导演创作的内涵意义
序二 以理性与睿智审视银幕探索
导论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新生代电影底层空间的特点
第一节 同步当下的“底层中国”
第二节 底层的日常生活空间
第三节 曲径通幽:深邃的空间美学

第二章 新生代电影底层空间的元素透视
第一节 空间元素:风格、修辞与意义
第二节 县城:空间的情感地理
第三节 街道:游荡者的生活流与寻梦之地
第四节 废墟:多重意义与症候阅读

第三章 底层镜像:空间叙事与意义生产
第一节 空间、叙事与意义
第二节 《苏州河》:作为异类的“上海想象”
第三节 《三峡好人》:现代性与底层的多重空间
第四节 《卡拉是条狗》:“家庭”中的底层空间
第五节 《世界》:“景观”与底层的全球化

第四章 性别与阶层双重视野:底层空间中的“存在”
第一节 中国农民:贫与困中的意义追寻
第二节 新游民:城市中危险的游牧者
第三节 民工:城市的建设者与被放逐者
第四节 底层女性:多重空间中的映画
结语 絮语两则
参考文献
附录主要电影文本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