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大学:我国高校支出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29824
  • 作      者:
    王守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守军,男,1968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滑县。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清华大学工商学院管理硕士学位,2008年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财务处。主要论著有:《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理论探索》、《我国高校举债行为的外部性及治理研究》、《多元利益格局中的高校经济行为合理化问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高等学校作为非营利机构。其经济行为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普遍出现了持续的生均投入下降、负债投资、债务风险等现象。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出发,尝试建立一个利益均衡模型来描述和解释我国高校支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高校支出行为受到包括高校管理者在内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利益结构影响学校的行动选择,从而形成学校支出特征。为了使高校实际行为选择更加合理化,我们需要调整高校所面临的利益结构。<br>    《论大学:我国高校支出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可供非营利机构、高等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以供政策制定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1.4.2 论文章节的安排本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构建利益均衡模型作为解释高校支出行为的模型,并通过对高校支出的三个特征的具体分析,来验证利益均衡模型对高校支出行为的几个基本命题,进而提出高校支出行为合理化的基本思路,最后得出结论。论文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如下:<br>    一、对利益均衡模型的构建<br>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构建一个利益均衡模型,来解释实际行为产生原因以及与理想的支出模型之间的差距。利益均衡模型的关键词是利益结构,利益均衡模型将对高校支出行为给出几个命题,这些命题将通过三个支出特征的分析来予以验证。<br>    这一内容安排为论文的第2章。<br>    二、对高校三个方面支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分析<br>    为了对高校支出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我们根据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和期望,对具体支出行为的合理性标准进行了假设。这些假设反映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反映了与普遍的道德标准相一致的要求,期望高校追求社会公益目标、服务于公共利益而不要追逐狭隘的和短期的利益;(2)反映了经济效率和资源的经管责任的基本要求,期望高校在取得和分配、使用教育资源过程中尽可能提高效率、避免浪费和低效率;(3)反映了长期生存的适应性的基本要求,期望高校能够在财政上做到收支平衡,实现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言<br>1.1 问题的提出<br>1.2 文献综述<br>1.3 研究对象和方法<br>1.4 论文的章节安排<br><br>第2章 利益均衡模型的构建<br>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观点<br>2.2 高校利益相关者分析<br>2.3 利益均衡模型及其关于高校支出行为的基本命题<br><br>第3章 高校规模与平均成本选择<br>3.1 高校规模和平均支出决定合理性的判断模型<br>3.2 我国高校规模与平均支出的合理性判断<br>3.3 我国高校对规模选择的基本机制<br>3.4 小结<br><br>第4章 高校举债投资及其外部性治理<br>4.1 高等学校债务限度模型与债务形势判断<br>4.2 我国高校债务的形成过程及其外部性:一所高校的案例<br>4.3 影响举债的利益结构和高校的行为选择<br>4.4 小结<br><br>第5章 高校支出结构与责任边界<br>5.1 我国高校支出的结构特性<br>5.2 高校支出结构的影响机制模型<br>5.3 学校责任边界和行为选择:三个案例<br>5.4 小结<br><br>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br>6.1 研究结论<br>6.2 结论适用范围<br>6.3 政策建议的基本思路<br>6.4 政策建议<br>参考文献<br>附录A 关于高校管理者对学校若干经济事项的态度调查报告<br>附录B 关于样本高校原始数据及方程异方差检测<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