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创造力》和其他的书籍有何不同呢?
首先,作者加德纳是最早开始研究创造力和儿童艺术发展的人,而且他是通晓艺术的心理学大师,同时还涉猎人类学、哲学、神经科学等多门学问,自己就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和非常深厚的知识积淀。
其次,加德纳的研究抓住了最主要的研究群体——儿童和艺术家。艺术家是最具创造力的人,而儿童有着天真烂漫的天性和童趣,他们的思维特点与艺术家的心理和感受能力非常接近。现在虽然中国家长和老师们都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修养,但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却南辕北辙,很多儿童到了10岁,就不再喜欢画画,语言也没有小时候那么生动有趣。因此这一研究在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实践方面,能给家长和老师许多指导,及时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陷入想像力匮乏的泥潭。
最后,《艺术·心理·创造力》是“零点项目”的成果。“零点项目”是美国和世界教育界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课题组,致力于用艺术教育的方法,帮助个人和学校开发自己的最佳能力,加德纳在28岁时就开始担任这一项目的负责人至今。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这一著作有着不可撼动的权威地位。
读完《艺术·心理·创造力》,您也许能对“创造力”有个非常客观、全面的认识。当你真正认识它时,它就不会再像一个神秘的幽灵难以捕捉,而是一种可以培养的思维活动。有了创造性思维,在你的人生狂想中,世界也将出现更多的戏剧性变化。
未来学家托夫勒预言:资本的时代已过去,创意时代来临;谁占领了创意的制高点谁就能控制全球!创意家居、创意广告、创意产业、用每天的创造力来计算生命……只要是带着“创意、创造力”的词汇,都会引发人们的无限狂想。然而,创造力就像捉摸不透的幽灵,来无影去无踪,创意就像在海中会突然出现的神秘岛屿,没有规律可言。当你以无限激动的心情到书店去探索“创造力”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书中大而无当的研究和空洞的结论让人仍然摸不着北;当家长带着孩子去美术馆里正襟危坐、认真临摹展品,当儿童的天趣被幼儿园老师所忽视时,这些现象只能说明,目前关于创造力的研究虽然繁多,但是真正理解的人却很少,因为可以借鉴的有价值的书籍太少,我们没有聆听到智者的声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