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巴金与《收获》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84764
  • 作      者:
    蔡兴水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本已存在五十多年的大型文学期刊。一面传承五四人文精神的鲜明旗帜。一部凝聚几代编辑人心血的纯美神话。一幅提升文化品格不断向前探寻时代新潮的漫漫长卷。
    ——蔡兴水
展开
作者简介
    蔡兴水,福建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志愿赴疆工作十七年,担任《上海戏剧》编辑、记者和主笔三年。现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影视剧编剧理论及新媒体文化。已发表论文近百篇,著有专著《新时期中国电影简史》、《戏剧的轮和翼》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巴金研究丛书:巴金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新文学编辑传统的维系与放达、三个《收获》:历史记忆的排列组合、编者与《收获》、作者与《收获》、专栏与《收获》、与刘白羽谈《收获》、与邬锡康谈《收获》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九七九年一月《收获》再度复刊。此前,一九七八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分别创刊《钟山》和《十月》;同样的一九七九年,广东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创刊《花城》与《当代》。这四家杂志在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创刊时都还是不定期出版,标明文学(或文艺)丛刊(或季刊),而《收获》再现时就已是非常规范的按时出版的双月刊,它显得沉稳持重、规范合理,鹤立在众多文学期刊之间,以它的雍容大方、有板有眼的成熟姿态凸现在文学期刊王国的显要位置上,它的编辑风格和特征是五十年代创刊时的英姿重现。这五个大型文学期刊都在“文革”结束后较早诞生或重现于新时期文坛,并且刊发了不少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充满思想锋芒和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学作品,影响广泛。《十月》、《收获》、《花城》、《当代》被赞誉为“四大名旦(老旦是《收获》,因为资格最老;《当代》是青衣,正旦;《十月》是刀马旦;《花城》是花旦①。)”。《钟山》后来居上,有顶替《十月》的架势,重新划人“四大名旦”之列。
    迎来新的历史时期的《收获》,在一九七九年以后有着一步一个脚印的沉稳发展过程。大致而言,它经历过这样几个阶段:(1)复刊至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快捷进入文学发展前沿,率先给自己定位的摸索求新时期;(2)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从经营方式到编辑策略的调整发展时期;(3)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的走向成熟、继续前进时期。
    摸索求新时期《收获》在五十年代创刊时就给人酝酿充分、面目老成的深刻印象,“文革”结束后的新生更是以它的起点高、牌子硬、文章好的不凡姿态而引人瞩目。
    ……
展开
目录
上篇
导论 《收获》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
一、新文学编辑传统的维系与放达
二、文学期刊中的王者风范
三、纯美的困厄与守望
第一章 三个《收获》:历史记忆的排列组合
一、开创与奠基(一九五七一一九六0)
二、僵持与过渡(一九六四一一九六六)
三、发展与成熟(一九七九一二00九)
第二章 编者与《收获》
一、巴金:旗帜与舵手
二、靳以:创办人与奠基者
三、萧岱:被囚禁的思想的打破
四、李小林:开辟新途的接棒人
第三章 作者与《收获》
一、政治上涉嫌的作品——“被欺凌与受侮辱者”
二、写作的内容或形式的疑惑——对“另类”写作者的误读
三、写作群落结盟——走积极探索的个性化写作之路
第四章  专栏与《收获》
一、余秋雨个人专栏
二、李辉个人专栏
三、“人生采访”专栏
四、“河汉遥寄”专栏
五、“走近鲁迅”专栏
六、“一个人的电影”专栏
结语历史/未来机遇/挑战

下篇
与刘白羽谈《收获》
冯骥才访谈录
王安忆访谈录
张抗抗访谈录
马原访谈录
格非访谈录
阎连科访谈录
李辉访谈录
与彭新琪谈《收获》
与邬锡康谈《收获》
与陶肃琼、章洁思谈《收获》
与罗洪谈《收获》
与孔柔谈《收获》
与李小林谈《收获》
与肖元敏谈《收获》
与程永新谈《收获》
……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