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边缘地带包括大陆棚和大陆坡。大陆棚一般比较狭窄,大陆棚较宽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大澳大利亚湾,最宽处在澳大利亚至新几内亚岛之间约965千米。大陆坡陡峻之处坡度100~30。,一般坡度较小。在印度河、恒河入海口外的海域,有面积宽广的水下冲积扇,被水下峡谷所切割。
岛弧带从缅甸至澳大利亚延伸达5150千米,可分为两列平行的岛链:内弧属火山岛,有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帝汶岛等);外弧为非火山岛,有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岛弧的外缘--爪哇海沟为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点7450米。印度洋中央的海岭可分为3支:北支为阿拉伯一印度海岭;西南支为印度洋西南海岭,它与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岭相连;东南支为中印度洋海岭,它与印度洋东南海岭相接。北支海岭和西南支海岭是结构复杂的海底山脉,宽度400~970千米,相对高度830~3050米,海岭的中脊为裂谷带,地貌极为崎岖险峻;东南支海岭从中印度洋海岭至阿姆斯特丹岛的宽度达1450千米,裂谷很少。印度洋中央的海岭被大小不一的断裂带所切割,例如欧文断裂带,即延伸至阿拉伯海盆和索马利海盆,海底岩层位移达320千米。印度洋东部海域的东印度洋海岭,南北直线延伸约1990千米,为印度洋中最长最直的海岭。海岭之间为一系列海盆: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东,有马达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亚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克罗泽海盆。
印度洋海域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矿产资源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是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产区,约占海上石油总产量的1/3。产油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20世纪60年代以后,波斯湾油气产量大幅度上升,石油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此外,澳大利亚附近的大陆架、孟加拉湾、红海、阿拉伯海、非洲东部海域及马达加斯加岛附近都发现有石油和天然气。印度洋的金属矿以锰结核为主,主要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储量较大的是西澳大利亚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