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1-2012:2011-201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615627
  • 作      者: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著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1-2012)》将十个专题分为四个板块:区域教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质量提升、特别观察。这些板块的开设,一方面集中反映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在首都基础教育研究和服务工作中的组织视野和学术领域,另一方面也在各板块的命名中有意突出这一学术群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关注重点和视角凝聚,比如“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等研究领域,都是希望能够召唤大家共同参与的重要话题。而在最后一个板块的命名中,“特别聚焦”、“特别关注”,还是“特别观察”,我们都作了推敲斟酌,最后择定的“特别观察”,既考虑到了我们与教育现象本身之间的适当距离,也反映我们对待某些专题深度挖掘上的自我质疑,同时,“聚焦”与“关注”常常有一种置身局外、从外部投射某个兴趣点的姿态,而“观察”则是一种对研究者与实践参与者合一的角色的自我觉知。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了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北京市于2012年启动了“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城乡新区中小学建设工程、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校园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工程、高中创新教育支撑条件建设工程,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这七项工程,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加快学校建设,扩充基础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布局结构,大力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和内容,全面提高发展水平。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直接促成首都区域基础教育校网布局的变化与发展,调动并发挥了校际关系重组、资源重组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使其成为2012年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
  一、校网布局的内涵与意义
  一般说来,校网布局是指学校教育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活动,而校点布局则只强调了单一学校在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校网布局既要考虑校点分布,还要关注学校之间的组合关系。从静态上看,校网布局会强调构成基础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各类课程资源中心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从动态上看,校网布局还将表现为各种课程资源、各类教育要素甚至各学校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这里包括学校的撤并与扩容,也包括学校以创办分校的形式或者集团化的形式进行空间扩展,同时还包括教师、学生等要素流动所带来的格局变迁。
  校网布局可以反映一个区域教育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结构,其合理与否既影响到该地区的基本民生状况,也影响到教育自身的发展空间和水平。北京及其所辖区县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必须优化校网布局,凸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区位功能,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教育服务。当前,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实践中,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学龄人口增加进入高峰期,而且分布不均,基础教育资源总量面临压力,学校布局出现结构性矛盾;二是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需求;三是随迁子女呈现高位增长,基础教育保障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抓好校网布局总体规划,分清轻重缓急,讲求教育网点建设与首都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根据人口的空间分布,按照均衡发展的原则,科学布点,完善基础教育结构和布局体系,有利于为首都基础教育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
展开
目录
前言
区域教育发展
专题一 首都区域基础教育校网布局的变化与趋势
一、校网布局的内涵与意义
二、北京校网布局发展的基本形式
三、区域基础教育布局变化的特征及归因
四、迈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基础教育格局
专题二 北京市中小学新增教师的空间分布及其流动
一、人力资源配置视角的教师空间分布与流动的理论分析
二、近五年北京新增教师人力资源的基本数据
三、20112012年北京市新增教师的空间分布分析
四、2011-2012年北京市新增教师的流动分析
五、结论及讨论
专题三 北京市区县推动小学特色建设的经验与反思
一、背景
二、区县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三、问题及政策思考

教师专业成长
专题四 北京市在职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实施与基本情况统计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描述
三、调查结果透视
四、反思与建议
专题五 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透视
一、北京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的实施状况
二、关于教师教学基本功内涵的三重理解
三、对于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的反思
专题六 北京市校长培养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校长培训方式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二、校长培训中的问题与不足
三、完善校长培训促进校长发展的几点建议

学校质量提升
专题七 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多样化发展内涵的多元解读
二、多样化发展中的学校特色建设
三、多样化发展中的学校课程建设
四、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专题八 对北京市公办高中国际班的调查与思考
一、“国际班”称谓之辩
二、国际班的政策与实施方式
三、国际班“热”的原因探究
四、国际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特别观察
专题九 2011年版课程标准:教师理解、传播方式与改进建议
一、不同群体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实然状况
二、引领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传播与解释方式
三、促进教师理解的课程标准制定与实施建议
专题十 奥林匹克数学与人才选拔的结合与冲突
一、“奥数”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二、政府对“奥数”的禁令
三、不同群体对“奥数热”的反响
四、对“奥数”现象的思考与评析
北京市基础教育2011年大事记
北京市基础教育2012年大事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