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党员干部必读的历史经典71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179111
  • 出 版 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历史是“昨天”的人和事,“今天”的人和事“明天”看来就成了历史。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记录了我们人类发展历程的种种教训和经验。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从中我们可以大约预见今天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可以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现在的问题。学习历史可以明志,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避免我们犯前人的错误,避免走弯路;成语里有“前车之鉴”,又有所谓“殷鉴不远”,就是要借鉴前人的教训,而减少失误;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乃至一个人要进步,都要学习历史。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是有道理…的,很多事我们必须向历史求答案。
    《党员干部必读经典丛书:党员干部必读的历史经典71篇》选编了中外历史经典71篇,学习中国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人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集体的凝聚力;学习世界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周围的邻居,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多读历史,让我们更聪明、更睿智!
展开
精彩书摘
    印第安人的部落由若干氏族组成,这些氏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发展而来的,其所有的成员都因通婚而混合,都说同一种方言。对一个陌生的外人来说,只能看到他们的部落,看不到他们的氏族。在美洲土著当中,一个部落包括操不同方言的人民的例子是极其罕见的。凡遇到这样的例子,那都是由于一个弱小的部落被一个方言很接近的强大部落所兼并的结果,如密苏里部瓦解以后被鄂托伊部所兼并就属于这种例子。我们发现,大部分土著都生活在独立的部落中,这个事实说明在氏族制度下政治观念发展的迟缓与困难。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达到了他们所知道的最高阶段,那就是:操同一语系中各种方言的一些部落组成了一个联盟。在美洲任何地方,从未见到若干部落合并成一个民族的例子。
    在氏族组织的要素中存在着一种不断分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显然有碍于蒙昧人和野蛮人部落的进步。加之,他们的社会状态以及他们所占地域之辽阔,使得他们的语言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歧异的倾向,这就更妨碍他们的进步了。一种口语,虽然其词汇能维持得很久,其语法形式能维持得更久,但总不可能永不改变。人们在地域上相互分离以后,到了相当时间就会引起语言的变化;而语言的变化又会引起利害关系的不一致,终至于各自独立。这不是一个短时期的事情,这是几百年、最后累至数千年的事情。我们假定南、北美洲大量的方言和语系,除了爱斯基摩语以外,都是从同一种原始语言衍化出来的,它们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当以文化上三个期来衡量。
    由于自然的发展,新部落也像新氏族一样地不断形成;而美洲大陆之辽阔显然更加速了这个过程。方法是很简单的。首先,有一个中心地区因生活资料优裕而造成人口过多,于是便出现一个人口逐渐外流的现象。一年一年不断地外流,这样就在距本部落原地颇远的地方出现一群为数相当多的居民。久而久之,外移者的利害关系与本部落迥不相同,他们在感情上也成了异乡之客,最后在语言上也发生了分歧。即使他们的居域与原地毗邻,也会因此而分离独立。一个新部落就这样形成了。上面这段简括的叙述,说的是美洲土著的部落形成的方式,但也得视为普遍的情况。无论在新占有的领域或旧领域内,上述的过程一代复一代地重演下去,我们必须认为这是氏族组织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自然结果,也与他们处境的需要有关。当人口增多以致生活资料感到紧张时,过剩的人口就迁到一个新地方去,他们很容易在新地方立足,因为在一个氏族内或在任何几个氏族联合的一伙内都有一个完备的政治机构。村居印第安人也重复这种过程,不过方式稍有不同。当一个村落的人口过多时,就有一批移民迁往同一条河流的上游或下游处,着手另建新村。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一次,于是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村落,它们各自独立,成为一个自治团体;但彼此订立盟约或结成联盟,以便互相保卫。方言的分歧终究会要发生,从而使它们彻底发展为新的部落。
    ……
展开
目录
一 中国传统历史经典选读
1 易经·系辞(节选)
2 尚书无逸(节选)
3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4 国语·邵公谏弭谤
5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6 孙子兵法·谋攻
7 吕氏春秋·察今
8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9 汉书·苏武传(节选)
10 后汉书·班超传(节选)
11 三国志·魏武帝纪(节选)
12 风俗通义·序(节选)
13 人物志·材能
14 洛阳伽蓝记·序(节选)
15 水经注·序(节选)
16 华阳国志·汉中志(节选)
17 世说新语(节选)
18 晋书阮籍传(节选)
19 新唐书·唐太宗本纪(节选)
20 贞观政要论政体(节选)
21 大唐西域记·序(节选)
22 通典·清乐
23 新五代史杨师厚传
24 资治通鉴·汉纪(节选)
25 官箴(节选)
26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节选)
27 梦溪笔谈·雁荡山
28 读通鉴论·叙论·不言正统
29 明儒学案·王阳明守仁(节选)
30 日知录(节选)
31 文史通义·史德(节选)
32 史讳举例·避讳所用之方法
33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叙论(节选)
34 中国文化史·清谈与讲学(节选)
35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代(节选)
36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叙言(节选)

二 中国共产党党史经典选读
37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节选)
38 敬告青年(节选)
39 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
40 中国共产党宣言
41 中国共产党为孙中山之死告中国民众
……
三 世界历史经典选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