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谁为孩子的明天负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500366
  • 作      者:
    贺雄飞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这个物质主义时代,资源早已被权力者和利益集团瓜分殆尽,普通人唯一的权利就是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上帝对每一个人最公平的馈赠,因为每一个人只有一个脑袋,而且不会富者聪明,贫者愚蠢。如果连知识都不可依靠和信赖,“上帝”又不允许被信仰,那贫穷者改变命运的武器究竟是什么?<br>    谁为孩子的明天负责?究竟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贺雄飞,著名出版家、犹太文化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笔名:苍狼、牧歌、赛妮亚、田野、亚伯拉。曾主编“草原部落”黑马文丛、“草原部落”名报名刊精品书系、知识分子文存、文化热点争鸣书系、九十年代思想散文精品书系、蓝色书坊小说书系、蓦然回首文存、犹太智慧文存,出版过余杰、摩罗、孔庆东、朱学勤、秦晖、徐友渔、钱理群、黎鸣、李建军、杨显惠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和作家的著作。曾先后在全国近60所大学演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和传播犹太文化。有人誉之为“中国思想第一推手”和犹太文化推广传播专家。主要著作有:《儒商时代》、《犹太家教智慧》、《犹太文化精神》、《犹太人之谜》、《犹太人为什么聪明》、《犹太箴言录》、《思危:犹太人的赚钱哲学》、《货币战争中的犹太人》、《羊市思维:犹太人百年股市操作的智慧与策略》等,并主持编译了犹太教经典《塔木德》。 <br>    目前,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间研犹机构——贺雄飞犹太文化工作室,将陆续推出他自己的专著和翻译引进国内外的研犹经典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的核心是塑造人,塑造人的灵魂、品格和智慧。目前,我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偏离了“塑造人”这一根本目标,把孩子变成了一台高级的考试工具。《谁为孩子的明天负责》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弊病入手,给老师、家长和社会提出了一个最大的问题:究竟是谁为孩子的明天负责?是好妈妈,好老师,还是好社会?<br>    《谁为孩子的明天负责》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直面中国教育的现状,深入思考,通过中外教育的比较,提出很多颠覆流行教育观念的创造性理念和实用方法,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借鉴与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不许哭,自己站起来!”<br>    望子成龙,这是每一个中国父母的梦。<br>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br>    此话诚然。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射向哪里,无疑将受父母这张“弓”的影响。<br>    善思好学的钟表匠伊萨克,培养出了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自强奋发的居里夫人,把女儿伊雷娜推向了诺贝尔领奖台;焦裕禄的女儿宁愿饿肚子也不吃公家食堂的半个馍……<br>    良弓无劣箭。孩子们正是从他们优秀的父母那里,射向了他们人格与智慧的高度。<br>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是造就合格人才的坚实基础。在孩子人生的历程中,父母是第一位向导、第一座路标、第一组动力,因此,父母的教育作用至关重要。<br>    孩子是花朵,就要科学培植;孩子是“宝贝”,就得用心护理;孩子是弓上的箭,就要射准射远。<br>    为搭好这张“弓”,我们不妨吸取世界各国一些先进的教子方法,使您的孩子增添几分“斗士”、“勇士”的坚强,“绅士”、“儒士”的风雅……<br>    一、“不许哭,自己站起来!”<br>    让孩子从小懂得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br>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一休的母亲为了磨炼一休,让他当和尚,独立生活。有一次,小一休跌倒了,石头磨破了他的腿,母亲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一休将手伸给了母亲,可母亲无动于衷,只说了一句:“用手撑一下,自己爬起来。”<br>    一休的母亲让小一休明白了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br>    在我国,许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心理:为了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殊不知,这种“代办”式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试想,事事都抱着对父母的依赖心理的孩子会成为一个英才吗?<br>    日本家长们非常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北京一位徐先生在日本研修的时候,结识了毗邻而居的一对日本青年夫妇。男的叫铃木,女的叫春子。膝下绕行的是一对宝贝儿女,9岁的儿子正男和5岁的女儿由美子。<br>    春子太太是个很温柔的日本女性,她平时对待孩子总是和蔼、耐心,处处体现出日本妇女特有的母爱。两个孩子中她似乎更疼爱小女儿,整天把她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像一只可爱的小蝴蝶。但徐先生也看到了她的另一种爱儿方式。<br>    一个初春的黄昏,徐先生下班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小院,春E-mE洗衣服,由美子淘气地追逐着一只红蜻蜓。由美子突然看到徐先生,不由喊一声:“叔叔。”并张开两只小手朝徐先生扑来,谁知被一块小石子绊了一下,顿时失去重心,“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br>    “呜哇……”由美子疼得大哭起来。徐先生慌忙想上前搀扶,谁知却被春子太太一把拽住了手。<br>    “由美子,不许哭,自己站起来!”春子对着女儿大声嚷道。见女儿仍然哭泣着不肯起来,春子再次怒喝一声:“不许哭,站起来!”<br>    春子神态严肃,与往常笑眯眯的样子判若两人。徐先生惊异地望着这位“狠心肠”的娘,感到简直不可思议。<br>    由美子终于止住了哭声,一双大眼睛委屈地望着母亲,自己慢慢地爬了起来。<br>    春子这时才一把抱起女儿:“我的宝贝,真乖,听妈妈的话,摔倒了自己站起来,将来一定是个好孩子。”<br>    由美子懂事地搂住妈妈的脖子奶声奶气地道:“妈妈我听你的话,再也不哭了。”然后瘸着小腿一拐一拐地又去玩耍了。<br>    春子太太对孩子这种教育方式(这在日本很普遍),使徐先生心灵感到一种极大的震动。他不由得想起了远在北京的儿子,3岁的儿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溺爱孙子,搂在怀里怕摇着,含在嘴里怕化了,5岁多了,出屋门还总得让爷爷或奶奶牵着手……<br>    儿童时代是处于刚刚面世又无法独立处世的时期,是正规教育的预备阶段,对儿童,做家长的应该给予一定的保护和关怀,但绝不能溺爱,尤其是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他们和父母一样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别人。<br>    许多国家都十分注重对儿童这方面的教育。在奥地利的公共汽车上,人们只为老人让座,而对儿童却不需要。<br>    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们,放开孩子臂膀吧,自由的鹰要比禁锢在笼里的小鸟飞得更高、更远。<br>    二、“我能把球掷得很远”<br>    “你是个笨蛋!”“你傻了吗?”……小丽在责骂声中得了恐<br>    惧症。<br>    复杂多变,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本领,而面对同一挑战和竞争条件,充满自信心的人无疑更容易取得成功。<br>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然而,这浸透着舐犊之情的希望如何变成现实,却是一门学问。<br>    为父母者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强者气质”,让孩子充满自信心地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去迎接挑战,奋发图强。这是孩子将来去博取成功的首要一环。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唤醒沉睡的心灵<br>第一章 “不许哭,自己站起来!”<br>一、“不许哭,自己站起来!”<br>二、“我能把球掷得很远”<br>三、让孩子拆开那辆玩具小汽车<br>四、“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br>五、“这种品格叫坚强”<br>六、美国的“狼”与中国的“羊”<br>七、我家有个“懒爸爸”<br>八、对弈时从不给孩子让棋<br>九、吃苦受难是“必修课”<br>十、“大款”的儿子成了“第一”<br>十一、在笑声中镌刻灵魂<br>十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br>十三、“让我们来重新亲吻大地”<br>十四、你的孩子崇拜谁<br><br>第二章 在春天里播下智慧的种子<br>一、孩子出生第三天教育,就迟了两天<br>二、在婴儿的小床上悬挂一个小铃铛<br>三、在巴黎的儿童公园里度过整个童年<br>四、孩子迷恋电视怎么办<br>五、文字刺激不要考试<br>六、刀劈钢琴为哪般<br>七、“不可思议”的“秘诀”:为孩子朗读<br>八、“异想天开”的游戏中诞生了望远镜<br>九、辅助孩子“不务正业”<br>十、不要“苦学”要“乐学”<br>十一、苹果核儿像颗五角星<br><br>第三章 边上学,边打工<br>一、孩子挑食怎么办<br>二、一边上学,一边打“短工”<br>三、生日,父亲送给戴维一枚硬币<br>四、美国中学生说:“要花钱自己挣!”<br>五、父母进孩子的房间先敲门<br>六、“妈妈,你怎么可以要我将来做什么呢?”<br>七、羊能说自己最尊重的是狼吗<br><br>第四章 “妈妈,我从哪里来?”<br>一、“白菜心儿”里找不到妹妹<br>二、还给孩子属于自己的自由与责任<br>三、陪读的苦滋味<br>四、“只有小孩子才会跟在父母的后面走”<br>五、“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料”<br>六、惩罚也有学问<br>七、“请珍藏这枚戴维奖章”<br><br>第五章 面对残缺的灵魂<br>一、宠物与弱智儿<br>二、爸爸,请给我安上翅膀<br>三、发动“战争”的小狂徒<br>四、玩一玩心跳游戏<br>五、喝一杯说谎兴奋剂<br>六、“我的神秘感觉<br>七、只说“……”语的孩子<br>八、枪毙心灵的“魔鬼”<br><br>第二部分:用提问和对话激活孩子的潜能<br>第六章 老师敢说“不知道”<br>一、演员与教师<br>二、“她和她的学生们简直是融为一体了”<br>三、课堂讨论与“油灯精神”<br>四、“洪水来临时,你将先救谁?”<br>五、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威信<br>六、老师敢说“不知道”<br>七、发给学生一张不同颜色的卡片<br>八、“这么美妙的歌声真把我陶醉了”<br><br>第七章 “学习成绩属于个人私事,是应当保密的”<br>一、“我就知道你都能答对”<br>二、“你就是你自己的主人”<br>三、“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br>四、老师被她问得哑口无言<br>五、“学习成绩属于个人私事,是应当保密的”<br>六、“这家的孩子太缠人,简直让人受不了啦!”<br>七、“他为什么会对这只硬壳虫发生兴趣呢?”<br>八、南风和北风<br>九、奇特的“纸袋”<br>十、“植物没有根能不能活?”<br>十一、为什么有些树到春天才落叶<br>十二、风靡美国的木匠教学法<br>十三、成人的学习原则:帮助自己成功<br>十四、本事比知识更重要<br>十五、日本的阳光教育法<br><br>第八章 这里不评“三好学生”<br>一、“在幼儿园,我看到了玩泥沙的女孩”<br>二、别“枪毙”一个“爱迪生”<br>三、这里不评“三好学生”<br>四、意大利的教授和中国的教授<br>五、“小天鹅已孵出来了,可它只有一只眼睛”<br>六、智商标志人的智力吗<br>七、“哥哥在种树”与“哥哥在浇水”<br>八、“就是我校长的孩子不在本学区也不行”<br>九、中国落榜生在美国大学当了校长助理<br>十、九条校规订得简短而具体<br>十一、究竟谁为孩子的明天负责<br><br>第九章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政治课<br>一、外国人不重视德育吗<br>二、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政治课<br>三、“进餐本身就是一种教育”<br>四、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br>五、不诚实的中国留学生<br>六、“我不怪她,她才7岁嘛”<br>七、“记住,你的角色是仆役长”<br>八、“给你一根绳子,你自己爬上来”<br>九、“再富也要苦苦孩子”<br><br>第十章 “爸爸你敢打我,我就叫警察”<br>一、“杀坏人犯什么法?”<br>二、“爸爸你敢打我,我就叫警察”<br><br>第十一章 “不要仗着你身体棒就胡作非为”<br>一、浩浩威风做书生<br>二、“不要仗着你身体棒就胡作非为”<br>三、老师要当“心理医生”<br><br>第三部分:墨水比鲜血值钱<br>第十二章 墨水比鲜血值钱<br>一、穆斯林巨人是怎样站起来的<br>二、利箭配强弓<br>三、男女老少一起动手织飞毯<br>四、墨水比鲜血值钱<br>五、一两黄金一两书<br>六、获胜者怎样念拳经<br>七、活在刀刃上,也得先顾教育<br>八、娶学者的女儿做老婆<br><br>第十三章 即使只有一名学龄儿童,也要设立学校<br>一、即使只有一名学龄儿童,也要设立学校<br>二、“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br>三、喜欢收养弃婴的法国人<br>四、勒福尔的“听话中心”和“吕菲斯克网络”<br>五、一棵草变成一朵花<br>六、列宁的遗愿:禁用童工<br>七、“农村家庭学校”从拉赞走遍世界<br>八、托起残疾儿童美好的明天<br>九、“罗森塔尔效应”<br>十、召回迷途的羔羊<br>十一、落榜生仍然有光明前途<br><br>第十四章 没有适宜的温度,鸡子儿永远变不成小鸡<br>一、洪都拉斯儿童埋葬玩具武器<br>二、奥特曼产地买不到奥特曼<br>三、告别“两室一厅”<br>四、全球向影视暴力“开火”<br>五、美国:“关掉电视一周”<br>六、把“情哥哥”“情妹妹”从儿童心灵中驱逐出去<br>七、让食摊远离校门<br>八、克林顿对烟草宣战<br>九、“我要看到那些畜生被关进监狱”<br>十、打击学校周围的不良势力<br>十一、德国放弃“儿童选美”试验<br>十二、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的文学著作书目<br>十三、“你不会失去父母两人中的任何一个”<br><br>第十五章 向下一代灌输什么价值观<br>一、教导学生深谙国家生存的大道理<br>二、外国如何搞精神文明建设<br>三、向下一代灌输什么价值观<br>四、“我能将青蛙变成王子,将姑娘变成彩蝶”<br>五、“行为美是更高程度的文明的标志”<br>六、“请等一等,现在是红灯”<br>七、新加坡少男少女很会存钱<br>八、“这样别人会滑倒的”<br>九、总统的儿子自谋职业<br>十、吉普岛的环保集训营<br><br>第十六章 小和尚想“老虎”<br>一、李光耀说:色情会毁灭文明和年轻一代<br>二、书包过重也犯法<br>三、防止意外事故变成婴幼儿死亡第一杀手<br>四、“小溪定会流入大溪”<br>五、日本的“性指导”和美国的性教育<br>六、“包太重了,我扛不动”<br>七、青春期少女的“戈尔顿性教育法”<br>八、少女自我保护18招<br>九、小和尚想“老虎”<br>十、抽刀断水水更流<br>十一、“我们也在玩呀”<br>十二、他们在荒岛上生活了9天<br>十三、防止肥胖的“贫困”<br>十四、过激教育=拔苗助长<br><br>第四部分: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br>第十七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br>一、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由教育去形成<br>二、知识是树<br>三、春天的植物忌晒夏天的太阳<br>四、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几条规则<br><br>第十八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br>一、初生婴儿便是学生<br>二、早熟的果子先腐落<br>三、崇拜的偶像是鲁滨逊<br>四、怎么成了一头发狂的狮子<br><br>第十九章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br>一、先取最值钱的东西<br>二、以什么尺子衡量<br>三、人生五项主要活动的次序<br>四、智者爱其身<br>五、谨防培养讨饭吃的读书人<br>六、不要串了跑道<br>七、为生活刷色<br>八、牛不喝水不要强按头<br>九、由简到繁<br>十、不要先给孩子鬼一般难捉摸的东西<br>十一、儿童教育,脱不开祖先的魂灵<br>十二、使用最顺手的一招是瞎招<br>十三、你的孩子会吃饭吗<br>十四、你的孩子会穿衣服吗<br>十五、“自然”是个严格的会计员<br><br>第二十章 洛克的教育思想<br>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精神和知识的载体<br>二、良好强健的心理素质:人生海洋中冲浪的坚船<br>三、表扬与批评:两部发动机<br>四、导师:铸造儿童的模子<br>五、培养春风和煦的性格<br>六、好奇心:求知的嫩芽<br>七、疗治厌学的一个偏方<br>八、玩具的玩法<br>九、撒谎:一种绝不能轻视的劣迹<br>十、切忌:智慧流于狡猾<br>十一、绅士风度:两个泥潭间的一条路<br>十二、注意与记忆<br><br>第二十一章 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br>一、不能人人接受同样的教育<br>二、教育开始的时刻<br>三、同一园圃会长出不同的萝卜<br>四、人的机体构造对感情性格影响不大<br><br>第二十二章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br>一、撕掉和裹脚布相配的裹头布<br>二、把笼中之鸟放飞天空<br>三、知识的妈妈是行动<br>四、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br>中外教育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代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