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转型期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867363
  • 作      者:
    朱利霞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问题与情境——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反思与超越——走向复杂的西方教育变革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转型期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研究权力分享与责任分担——转型期西方教育校本化思潮及其启示有效教学的新思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教学变革研究复归与重构——当代美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论争与建构——西方教师教育变革关键词及启示从超越到世俗——西方高等教育的当代转型。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转型期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研究》实际上是此前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教育回顾与前瞻”丛书的续篇。“20世纪教育回顾与前瞻”丛书出版于1995年,主要叙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的教育在若干方面发展的进程。目前读者看到的“转型期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这套丛书,主要叙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教育理论和实践若干主要方面的进程。
    关于“转型期”这个概念,可谓意见纷纭,但在这里,主要是从时间的意义上使用的。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确是一个“转折”的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都或隐或显地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故此,我们把这个具有分水岭性质的时代,称之为转型期。具体来说,本丛书的“转型期”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大约30年左右的时间。
展开
精彩书摘
    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的西方公立学校改革,其核心关涉的是公共教育权利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与平衡,即公共教育权在各有关行为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校、市场与家长之间发生的变更。事实上,“市场在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散权力,方式则是通过竞争让各种组织有效率地提供市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①。因此,重新分配的目的在于调动多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更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
    以市场为取向,这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提法。但是从产权的角度分析,它实际上包含了所有权、投资权和控制权三个方面的变化,即只要产权界定明晰,三权完全可以独立分开,其中任一个方面的改变并不一定要求其余两个方面的改变。比如,非政府力量进行教育投资,并不一定要求改变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也不一定要求给予非政府投资者比先前更多的控制权。同样地,给予非政府力量更多的学校控制权也不一定需要所有权和投资权发生变化。
    大体而言,上述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形式,这四种形式构成了市场化改革的具体策略和模式:(1)转移公立学校的所有权。将现有的公立学校的所有权转到私人手中,使其由非营利性向商业性运转转移。尽管西方国有企业所有权的转移在工业领域以及其他经济领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这在教育领域中还是比较罕见。人们还是期望政府在教育领域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应与钢铁厂、铁路和电话公司等有所区别。(2)在不对现存教育机构重组的情况下,调整公立和私立学校部分之间的平衡。即保持公立学校的数量和规模的相对稳定状态,但是与之平等的私立学校可能得到准许或鼓励而增加数量和扩大规模。(3)增加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政府通过给私立学校提供经费或其他支持的方式来加强私立学校部分,但是并不扩大对私立学校的控制权。例如政府向家长提供一定数额的教育券,家长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将他们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4)增加对公立学校的私人投入或控制。学校的所有权依旧属于政府所有,但增加非政府性投入或控制的比例。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转型期:公共教育改革的时代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西方公共教育改革
第二节 公共教育改革中的国家观念与市场逻辑
第三节 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

第二章 以市场为取向:西方公共教育改革图景扫描
第一节 西方公共教育改革实践图景
第二节 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理论图景
第三节 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的问题与特征,

第三章 力量博弈:西方公共教育改革关系探寻
第一节 公共教育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分析
第二节 转型期国家、市场与公共教育关系探讨
第三节 转型期西方公共教育发展前瞻

第四章 教育国家化: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的本质与目的
第一节 教育国家化的总趋势
第二节 教育国家化的合法性
第三节 市场竞争成为教育国家化的重要手段

第五章 自发与规范:中国公共教育改革
第一节 中国公共教育市场化的政策环境
第二节 中国公共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中国公共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第六章 重建关系:西方公共教育改革启示
第一节 现实的比较:中西公共教育市场化之差异
第二节 历史的回溯:公共教育泛政治化现象反思
第三节 重建关系:中国情境中的公共教育改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