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2006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城乡人均收入水平要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村人均纯收入的超出幅度为4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超出幅度为27%。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看,东部沿海省份明显高于中、西部内陆省份,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4%的省份均集中在东部地区,包括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省份是最低省份(分别是上海和新疆)的2.3 3倍,绝对差高达11797元。①从发展趋势分析,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我国地区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呈现不断扩大之势。
四是不同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垄断行业的非正常收人过多。2007年我国收入水平最高的金融业,职工平均工资达到49435元,而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为11086元,②前者是后者的4.5 倍。特别是,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行业垄断现象仍十分突出,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拉大了行业问的收入差距。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金融保险业、证券业、电力、电视、邮电通讯、交通、航空、煤气、自来水及烟草等垄断性行业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普通行业。此外,我国城市内部还出现一些待业、失业以及退休的低收人群体,贫困人口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新难题;农村内部也出现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并且越来越尖锐。可以说,忽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将危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和长治久安。
首先,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稳定,阻碍经济效益的提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过分悬殊容易引致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形成社会对立情绪。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困人口过多并且不断增加,是社会动乱的重要诱因。现在社会上许多不满情绪已经开始蔓延,甚至出现了一种怀旧思古的情绪,认为过去虽然穷,但是比较平均,现在虽然比过去富裕了,但与其他人相比反而显得更穷了。在“两会”期间从征集的百姓最关心话题中可以看出,贫富差距悬殊成为广大百姓最为关注和不满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