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89年,霍布森和马默里就对一个国家越节俭,财富就会变得越多的古典学说表示反对。与古典学说相反,他们认为,资本的增加要求对由资本所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消费也不断增加。如果他们坚持现在储蓄,并打算在不远的将来把他们的储蓄用于投资而不是适当地增加消费,那么,实际形成的新资本将受到限制。“现代产业共同体的正常情况下,消费限制着不能产生消费的生产……”霍布斯的思想被凯恩斯大加赞许,而且他关于经济衰退原因和医治的某些思想也反映在了凯恩斯的体系中,不过,凯恩斯是以远为成熟的方式提出这些思想的。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凯恩斯经济学应运而生。凯恩斯认为,社会总供给依赖于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的社会总有效需求。就消费来说,短期内由收入决定。然而,由于消费者普遍受一种心理规律的影响,即“在一般情况下平均说来,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像收入增加得那么多”,致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MPC)。假定投资诱导不变,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引起的消费不足,就会使商业、饮食业不景气,使投资者产生悲观预期,降低他们的资本边际效率,产生更强的流动偏好,诱发投资不足,也减弱投资及就业的乘数效应。可见,消费不足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源头,又是产品滞销,非自愿失业,贫困屡屡出现,生产过剩危机频繁爆发的直接原因,这就是对凯恩斯“消费不足危机论”的简单概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