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都是80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54450
  • 作      者:
    孙超,康瑞锋[著]
  • 出 版 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是真情,不是作秀,是怀旧,不是颓靡。时光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拿去了我们的纯真,成长丢失了我们的童年,成熟销蚀了我们的记忆。
  之所以社会如此地讽刺,甚至痛骂“80后”,一方面是他们在期待你们,另一方面走他们在嫉妒你们。80后未来就是个蜗牛,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中日文化交流大使、日籍旅华青年作家、媒体人。加藤嘉一作序推荐。
  哪怕他们自己都忘了,还有这样一本书记录着这一个群体命运之路,见证看这一个群体成长,证明着这一代人与众不同的性格。
  著名影视演员,知性女人。王菁华作序推荐。
  乖张做作,心比天高,敏感脆弱,悄悄老去。“80后”已不再是青春的旗帜,但我们还想抓住青春的尾巴。
展开
作者简介
  康瑞锋,友称“康子”,80后陕西籍混迹于京城职场多年。博不专精不透。尝欲用心理学之眼窥世间百态。而不得。多年与书籍文字为伍编著出版有心理学。人力资源、职场类书籍数本。以娱世人。
  孙超,友称“大圣”80后作者,山东籍,中文系毕业,主修汉语言文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善于思索研究文化热点,目前“蜗居”京城潜心于图书行业,出版有多部图书,不求大行于世,只愿胸臆抒,与君共勉。
展开
内容介绍
    就这样草率地拿出“若者”发泄自己平时工作生活上的不满与压力,这是日本大人的常态。的确,在老龄化现象不断加深的日本社会上,年轻人如何度过青春,面向未来,是个牵涉到国家生死的关键问题。因此,大人们才带着一点点嫉妒的口气谈论年轻人。对此,带着朝气和脾气的年轻人表现出一点点叛逆的精神,更不听话,还是,默默奋斗?
展开
精彩书评
  “80后”近年来一直是媒体和社会的热门话题,但许久以来却没有一本与此有关的重量级读本不能不说是憾事,这本《我们都是80后》的面世将会成功填补这一空白。它不仅是80后的纪念册,也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组成部分。
  ——畅销书《藏地奇兵》作者 巴娃
  我看到的80后90后他们为全人类承担责任,为这代人争光,不是为某一个群体。给他们一些信任、给他们一些支持。
  ——阿里巴巴 马云
  我们其实可以很高兴地发现,大群体素质的提高正是从这一代开始。从最基本的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插队都是从文革后接受教育的那批人开始慢慢培养成的。
  ——作家、车手 韩寒
  从近现代史的发展轨迹来看经历最具爆炸性变革的青年一代,“只有五四时期和当下”。前者是出来个“德先生”、“赛先生”,后者则透过互联网,到达了全世界。
  ——《萌芽》主编赵长天
  “80后”集体进入社会的这10年,是壅塞着许多大事的10年。它们径直抑或曲折地波及到局部的每一个个体。谋生的艰难独处的抑郁前途的叵测茫远,生态的残酷狰狞,氤氲散开。
  ——《南方周末》
  80后一点儿不物质,80后小孩其实特有闯劲因为他们还没有失败过,还没有被算计过像钱小样一样,一如既往地往前冲,坚信自己能闯出一片天,80后同样是有理想的一代。
  ——80后演员 王珞丹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学生活关键词]
  1.军训
  对每一个经历过军训的80后而言,军训都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回味的经历,对每一个散漫、自我的年轻人而言,这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都是很有意义的。要想获得一场胜利,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从“立正”“稍息”到最后列出整齐的方阵接受检阅,让我们理解了“纪律”这个词的真正涵义。还记得排长让你回去整理内务时的不满吗?还记得学习“正步走”时对排长的吹毛求疵牢骚满肚吗?还记得每天上午训练结束后吃午饭时的狼吞虎咽吗?还记得每天唱军歌时的那种振奋吗?如果不站军姿,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原来走路其实比站着幸福;如果没有军训,我们也不会真正体会到原来团结真的就是力量。我们不会忘记阅兵结束后那种如释重负的欢乐,望着教官远去的身影,有的同学眼眶红了——他们走了,而我们的新生活即将开始。
  2.社团
  社团里永远是新人的面孔,他们热情洋溢、活泼开朗,时时都准备着挑战自己,而你最初也被这激情感染。但是,慢慢地热情却被浇灭了,因为年级的升高让我们清楚了,部长和主席其实是用时间熬出来的。退了吧,隐了吧,社团永远属于大一新生……
  3.考试
  考《大学英语》,有的同学只会做10分的题目,等到成绩单发下来,却刚好60分,不多不少。有的同学《毛泽东思想概论》没上过一节课,但是却得了95的高分。于是我们明白了,考试不但考知识,而且还考验一个人的“考试技术”和人情交际能力。
  4.四级
  也许你第一次考了424分,可是你第二次却只有400分,到了第三次,可能你自己都已经缺乏信心了。其实,即便你顺利通过,也不能够代表什么。也许你仍然不敢开口和老外讲话,或者根本就听不懂一则英语新闻报道。
  5.奖学金
  得奖学金当然很光荣,可是得到了却不一定是好事。有同学得了一个三等奖学金,然后被好友“逼”着请客。一顿饭下来,花了410元,而三等奖学金才400元!这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于是很多同学面对奖学金的态度是:可恨的奖学金,不要也罢。
  6.初吻
  大学里的恋爱,该来的总会来的。有一个浪漫的“事故”:某男生和女朋友躲在电影院里第一次接吻时,差一点儿吐了,因为他不习惯她唾液的味道。某男对她说:“以后我们不要接吻了,好吗?”她说:“好!”因为在他想呕吐之前,她已经吐了。这样也好,只有经历过,才能把幻想拉进现实。
  7.情人节
  每个男生关于情人节的记忆,都是礼物难选、玫瑰真贵。很多男生弄不明白,那几朵玫瑰难道真的比踏踏实实的小日子重要?很多女生也弄不明白,这么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可恶的男朋友就是不能自觉点?
  8.失恋
  为什么深情的人永远注定被无情伤害?即使知道如此,多情的你依然无情不了,就像无情的他(她)永远多情不了一样。为什么太阳依然闪耀?为什么海浪依然拍打着海岸?难道它们不知道世界末日已经到了吗?身边失恋的同学经常会发出类似的疑问。
  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课。失恋,是寂寞编织的网,网住了忧伤和绝望,网内的人愈陷愈深愈迷惘。要想打破这张网,要么死命挣扎把网撑破,要么让时光和风雨侵蚀它,千万不要随便就找个善良的小虫来解救你,因为有可能这次网住的是你们两个。
  9.腾讯QQ
  在80后的人际关系交际中,QQ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电话号码不要紧,但是不能没有QQ号码。宿舍里经常咳嗽声和嘀嘀声余音绕梁,网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交际从现实社会转变到了虚拟世界。每次电脑一打开,先把QQ登上几乎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惯性动作,并不是为了聊天,因为我们一般都让自己的QQ隐身。腾讯QQ,已经成为我们一种习惯。
  10.单机游戏
  如果你不知道星际争霸、红色警戒和魔兽争霸,要么你是个女孩子,要么你就是一个把大学当高中来读的超级好学生。对很多人来说,电脑游戏延续了大学四年,尤其是可以连局域网的单机游戏,更是加深了同学、舍友之问的关系。空闲时,大家在线上废寝忘食,到了晚上断电的时候,还会有人安慰说:“睡吧,明天我们接着战!”毕业后,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当时的那种欢乐呢?
  11.电脑
  买电脑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宏伟的计划,学编程,学软件和硬件,不玩游戏,好好利用网络。其实,越是发了毒誓的人,到后来也玩得越疯。看吧,哪一台机子不是在玩游戏、上网聊天、看电影?电脑,好像是我们除了上课、睡觉和女朋友之外耗时最多的朋友。
  12.长假
  五一和国庆,是两个难得的长假。有的同学说“走、走、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的同学说“人多、没钱,还不如呆在寝室睡觉、上网自在!”的确,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来说,旅游是奢侈的,一趟旅游能把我们带回“解放前”。曾有一位同学国庆节去了杭州,在西湖边打来电话,电话这边说:“你真幸福!”电话那头回答:“幸福的背后,是口袋里无数的银子横尸荒野!”
  13.球赛
  如果男生的寝室里有电视机,那体育节目一定是首选,足球、篮球、乒乓球更是我们的最爱。看球赛的日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大侃球星,心情随着战况或喜或忧。我们就是这样简单地喜欢上了运动,感染上了激情,加深了友谊,收获了快乐。还记得当年的世界杯你是在哪里看的吗?当年陪你一起看的人如今身在何处?一起看球的日子过去了,留在心中的是难得的回忆。
  14.食堂
  刚到学校时,看见偌大一个食堂很是欢喜:这么多菜,什么时候才能吃个遍啊!结果两个月过后发现,端着盘子走上两圈,竟然还是酝酿不出自己l的食欲。勉强弄到些东西哄哄肚皮,吃着吃着发现饭中竟然有一条虫,于是起身大叫,还嚷嚷着去找厨师评理,发现旁边的师兄仿佛在看“火星人”,定睛一看,原来他的盘子旁边静静地躺着两条虫,不由得佩服他的心理素质。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一年以后自己终于也有这种心理素质了,甚至境界更高:在食堂用膳后,盘子旁边、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15.贫穷
  大一时都有钱,大二时有点拮据,大三就穷得不行了,大四的日子简直一天不如一天。其实,钱并未曾减少,只是用得多了而已。女朋友那里花上一笔,朋友聚会又是一笔,什么都要用钱,就只好穷了。
  16.家教
  贫穷了就得想办法挣钱才对。自己辛辛苦苦考上了大学,肚子里的知识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资源,于是大学生当家教成为了最为常见的兼职职业。第一次去心里一定是忐忑不安,胸中小鹿乱跳,生怕自己被人看出来水平不济。当干了一两次后,信心倍增,发现原来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于是开始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平常照样玩,到了要家教时穿戴一新,打扮出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
  17.打工
  大学生肯定都有在校打工的经历。挣钱虽然是最直接的动力,但不是唯一的收获,社会经验的增长才是最有意义的。曾经去给一家公司发传单,忙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腰酸背疼、四肢无力、筋疲力尽之时领到了自己的工资——20元人民币。“好廉价啊!”——这是自己当时第一反应,不过日记里却是这样写的:我的付出,难道真的是为了这可怜的20块钱吗?不,我要的是它的过程。
  18.实习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很多该来的事情总是提前到来,让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当“实习”这两个字摆在自己眼前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要毕业了。当进入到通过各种关系找的单位实习时,又突然发现自己在学校学的东西根本用不上。
  19.考研
  到了大四,最忙的就是考研族,通宵达旦地学习,还天天去上考研班。不想考研的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找到了就开始天天蒙头大睡玩游戏。其实,还有一些人更无聊,那就是保研的人。不需要找工作,也不需要考试,整个专业就属他们最清闲。
  20.考公务员
  如果没有考研的想法,很多人都会对考公务员抱有很大的幻想。报考职位名单一出来,选来选去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位没几个,而就这几个职位还就只录用一个人,算算比例竟然达到几百比一。前途虽然渺茫也不能放弃,不打仗决不能先缴枪,于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偶尔还能跟自己的同学打个招呼:“嘿,你也报的这个职位啊?”
  21.求职
  复印求职资料一大堆,脱掉运动鞋、牛仔裤、T恤衫,别扭地蹬上皮鞋、穿上衬衣、套上西装,开始奔波在招聘会上,开始了新的生活。也开始恨自己的口才不够好、恨自己手中的证书不够分量,恨自己的专业不够热门,恨好的企业不来招聘,恨招聘企业挑三拣四。投出几十份简历,终于换回了一两个面试机会,开始兴奋地准备。无数次面试下来,把自己从一开始的紧张、忐忑、脸红、畏惧历练成一个说假话脸不红心不跳的“面霸”,从眼高手低到只要有单位要就签,心灵遭受了无数次打击,总算把自己“嫁”出去了。心中只有一个感觉——“累!”
展开
目录
推荐序一:同为“80”后
推荐序二:一本新生代的集体日记
总序:我们长大了
写在前面的话:光阴的故事
引子
如果你是80后/4
我们一直是这样学会走路的。怠么走到了这里路突然变陡了呢?不能怪我们,更不能埋怨路。因为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也是。不要再指责我们。因为已然长大的我们,有了话语权。
第一章 回忆80后——记忆中的童年/14
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她爱笑。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弹指间,“80后”已然长大成人。童年渐渐地淡去。但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的我们却仍然怀念童年.那永远不能重来,也永远只属于80年代的童年。
第一节 趣味童年:每天疯玩到太阳落山/16
第二节 怀旧影像:动画片是最美好的回忆/38
第三节 影像记忆:陪伴我们成长的影视剧/73
第四节 舌尖余味:零食的味道,就是童年的味道/97
第五节 余音萦绕:那些伴我们度过花季雨季的歌/107

第二章 学在80后——一直很努力/112
校园。我们成长的土壤。这里承载了父母的期望也塑造了我们纯真的面容。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这里。那一幅幅美丽的青春笑容。荡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第一节 校园情怀:还记得儿时同桌的TA吗/114
第二节 中学时代:那激情燃烧的岁月/140
第三节 菁菁校园: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150

第三章 爱在80后——独自等待/166
爱,有时,真的就是一种感觉。一种魂牵梦萦的感觉,有时.真的就是一种意境,一种心手相携的意境,有时,又会是一种情怀,一种两情相悦的情怀。
第一节 李雷与韩梅梅:那些回不来的小暧昧/168
第二节 人之初恋:第一次牵手的时候/176
第三节 我们的“情流感”:脆弱、无奈、迷茫、憧憬门83
第四节 两个人的温暖:新结婚时代/189

第四章 奋斗80后——赢得自己/198
为梦想,为生活,为工作,关于人生的起点,我们没有选择。一路坎坷。一路的苦与乐,经验与微笑将注定与我们同行。
第一节 漂泊在外:没有选择的起点/200
第二节 80后职场:一代更比一代“猛”/205
第三节 理财:存、省、投/211
第四节 创业:我们一起上路/219

尾声
未来80后——我们一定是脊梁/226
在压力中成长。在竞争中顽强。有过彷徨。也曾经受过伤。关于未来。关于明天,我们仍然在憧憬着。寻找着。我们会撑起自己的世界,只为温暖心中那份牵挂。
后记/23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