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br> 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的可熔性模样,在模样上涂以若干层耐火材料,经过干燥、硬化后,将其中的模样熔失而制成型壳,再经过焙烧制成耐火型壳,然后进行浇注,待冷却后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其铸件精密、复杂,接近于零件最后的形状,可不经加工直接使用或经很少加工后使用,熔模铸造是一种近净形成形工艺。<br> 在近几十年新模料、新黏结剂及制备型壳的新工艺不断涌现,在制模、制壳、焙烧、浇注等方面则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方向发展,铸件的质量逐步得到提高。现在熔模铸造不仅用于航空、军工,几乎应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特别是电子、石油、化工、能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制药、医疗器械、泵和阀等部门。’<br> 1.1 熔模铸造的发展概况<br> 1.1.1 发展概况<br> 熔模铸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埃及、中国和印度是最早的起源国家。中国古代留下很多熔模铸件精品,如春秋晚期的王子午鼎、铜禁,战国的曾候乙尊、盘,汉代的铜错金博山炉、长信宫灯,隋朝的董钦造弥陀鎏金铜像,明代浑天仪、武当真武帝君像,清故宫太和门铜狮等。在16世纪时,熔模铸造工艺被艺术家和雕刻家们广泛运用。19世纪末期,牙医用熔模铸造工艺,结合离心浇注技术生产牙科铸件。20世纪初,为生产出更精密的牙科铸件,人们开始研究影响蜡模和型壳尺寸稳定性的因素,以及一些金属和合金的凝固收缩性能,20世纪30年代初调整了熔模使用的材料。<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