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熔模铸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025274
  • 作      者:
    孙敏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熔模铸造》共分12章,教材在编写中力求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重点放在为解决军工及民品生产实际问题所必需的实用知识、理论和技能上。主要讲述了制模材料及工艺、制壳材料及工艺、铸件工艺及压型设计、熔模铸件应用实例与铸件质量分析等内容。教材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并推广和使用新的国家标准。<br>    《熔模铸造》是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铸造专业教学用书,同时也适用于中等专业学校、成人大中专及工厂培训使用,也可供工厂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br>    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的可熔性模样,在模样上涂以若干层耐火材料,经过干燥、硬化后,将其中的模样熔失而制成型壳,再经过焙烧制成耐火型壳,然后进行浇注,待冷却后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其铸件精密、复杂,接近于零件最后的形状,可不经加工直接使用或经很少加工后使用,熔模铸造是一种近净形成形工艺。<br>    在近几十年新模料、新黏结剂及制备型壳的新工艺不断涌现,在制模、制壳、焙烧、浇注等方面则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方向发展,铸件的质量逐步得到提高。现在熔模铸造不仅用于航空、军工,几乎应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特别是电子、石油、化工、能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制药、医疗器械、泵和阀等部门。’<br>    1.1 熔模铸造的发展概况<br>    1.1.1 发展概况<br>    熔模铸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埃及、中国和印度是最早的起源国家。中国古代留下很多熔模铸件精品,如春秋晚期的王子午鼎、铜禁,战国的曾候乙尊、盘,汉代的铜错金博山炉、长信宫灯,隋朝的董钦造弥陀鎏金铜像,明代浑天仪、武当真武帝君像,清故宫太和门铜狮等。在16世纪时,熔模铸造工艺被艺术家和雕刻家们广泛运用。19世纪末期,牙医用熔模铸造工艺,结合离心浇注技术生产牙科铸件。20世纪初,为生产出更精密的牙科铸件,人们开始研究影响蜡模和型壳尺寸稳定性的因素,以及一些金属和合金的凝固收缩性能,20世纪30年代初调整了熔模使用的材料。<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br>1.1 熔模铸造的发展概况<br>1.1.1 发展概况<br>1.1.2 发展现状与高新技术<br>1.2 熔模铸件的尺寸公差、工艺流程<br>1.2.1 熔模铸件的尺寸公差<br>1.2.2 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br>1.3 熔模铸造应用实例<br><br>第2章 制模材料及工艺<br>2.1 模料性能的基本要求<br>2.2 模料的成分及性能<br>2.2.1 蜡基模料<br>2.2.2 树脂基模料<br>2.2.3 填料模料和亲水填料模料<br>2.2.4 其他模料的组成及性能<br>2.3 模料的制备<br>2.3.1 模料的配制<br>2.3.2 石蜡-硬脂酸模料的回收和处理<br>2.3.3 树脂基模料的回收和处理<br>2.4 熔模制造工艺及模组的组合<br>2.4.1 熔模制造工艺<br>2.4.2 熔模的组装<br><br>第3章 制壳材料及其基础知识<br>3.1 对型壳性能的要求<br>3.1.1 强度<br>3.1.2 透气性<br>3.1.3 热膨胀性<br>3.1.4 热稳定性<br>3.1.5 高温下化学稳定性<br>3.2 制壳耐火材料<br>3.2.1 石英<br>3.2.2 电熔刚玉<br>3.2.3 铝-硅系制壳耐火材料<br>3.2.4 锆砂<br>3.2.5 熔融石英<br>3.2.6 其他耐火材料<br>3.3 制壳黏结材料<br>3.3.1 硅酸乙酯黏结剂<br>3.3.2 水玻璃黏结剂<br>3.3.3 硅溶胶黏结剂<br>3.4 耐火涂料的配制<br><br>第4章 水玻璃型壳<br>4.1 水玻璃耐火涂料及其配制<br>4.1.1 水玻璃耐火涂料的组成和作用<br>4.1.2 耐火粉料的选择和应用<br>4.1.3 表面活性剂<br>4.1.4 水玻璃耐火涂料的质量控制<br>4.1.5 耐火涂料的配制<br>4.2 氯化铵为硬化剂的制壳工艺<br>4.2.1 上涂料和撒砂<br>4.2.2 型壳的干燥和硬化<br>4.2.3 脱蜡<br>4.2.4 型壳的焙烧<br>4.3 结晶氯化铝硬化剂和制壳工艺<br>4.3.1 制壳工艺特点<br>4.3.2 型壳强度性能<br>4.4 氯化镁硬化剂硬化工艺<br>4.5 水玻璃型壳的质量和缺陷分析<br>4.5.1 型壳的表面质量<br>4.5.2 型壳的尺寸稳定性<br>4.5.3 型壳的强度性能<br>4.5.4 水玻璃型壳的其他缺陷<br><br>第5章 硅酸乙酯型壳<br>5.1 硅酸乙酯黏结剂<br>5.2 硅酸乙酯涂料<br>5.3 硅酸乙酯型壳制壳工艺<br><br>第6章 硅溶胶型壳<br>6.1 硅溶胶黏结剂<br>6.2 硅溶胶涂料<br>6.2.1 涂料的种类、组成及作用<br>6.2.2 涂料配方<br>6.2.3 涂料配制<br>6.2.4 涂料性能控制<br>6.3 硅溶胶型壳制壳工艺<br>6.3.1 模组清洗<br>6.3.2 制壳原理及工序<br>6.3.3 具体工艺<br>6.3.4 影响型壳干燥的因素<br>6.3.5 型壳干燥的控制和测试<br>6.4 快干硅溶胶制壳工艺<br>6.4.1 新型快干硅溶胶概况<br>6.4.2 快干型壳制壳工艺<br><br>第7章 复合型壳<br>7.1 硅酸乙酯一水玻璃复合型壳<br>7.2 硅溶胶与硅酸乙酯交替硬化工艺<br>7.3 硅溶胶一水玻璃复合型壳工艺<br><br>第8章 型芯<br>8.1 熔模铸造型芯的基本要求、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br>8.1.1 熔模铸造型芯的基本要求<br>8.1.2 熔模铸造型芯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br>8.2 陶瓷型芯的基体材料和矿化剂<br>8.2.1 陶瓷型芯的基体材料<br>8.2.2 矿化剂<br>8.3 制芯工艺<br>8.3.1 增塑剂<br>8.3.2 表面活性剂<br>8.3.3 浆料成分和配制<br>8.3.4 陶瓷型芯的压制<br>8.3.5 陶瓷型芯的焙烧<br>8.3.6 陶瓷型芯的强化<br>8.3.7 从铸件中脱芯的方法<br>8.4 其他制芯方法<br>8.4.1 注浆法<br>8.4.2 干压法<br>8.4.3 热塑性树脂为增塑剂的热压注法<br><br>第9章 铸件工艺设计<br>9.1 概述<br>9.2 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br>9.2.1 壁厚和壁的连接<br>9.2.2 平面<br>9.2.3 孔和槽<br>9.3 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的确定<br>9.3.1 铸孔<br>9.3.2 基准面选择<br>9.3.3 工艺筋<br>9.3.4 工艺孔<br>9.3.5 铸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br>9.3.6 加工余量<br>9.3.7 铸造斜度<br>9.3.8 铸造圆角<br>9.4 浇、冒口系统设计<br>9.4.1 熔模铸造浇注系统的作用和要求<br>…… <br>第10章 压型的设计与制造<br>第11章 凝固模拟、快速成型技术在溶模铸造中的应用实例<br>第12章 铸件质量分析<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