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民本位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14163
  • 作      者:
    高尚全, 傅治平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人民本位论》主要内容包括:人、民、人民皆为贵、人本演绎、民本源流、人民本位在社会主义中国的走向、人民本位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整体布局中的贯通、人民本位经济的崛起与推进、人民本位政治的坐标走向、人民本位文化的创新与繁荣、人民本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以人民为本位的生态文明新构想、人民本位思想的实践者等。
展开
精彩书摘
  4.还权于民,把人民视为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始至终坚持唯物史观,把人民当做的历史的创造者,当做时代的真正英雄。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这个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不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还想尽办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人民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兴起之初,许多领导干部对此有不同看法,持不同态度,邓小平坚决果断地予以支持,这一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对此,邓小平却把功劳写在广大人民身上,他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当乡镇企业迅速崛起,邓小平在总结乡镇企业的发展经验时,认为乡镇企业异军“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不是中央的功绩,而是中国农民的创造。而由于邓小平对乡镇企业的积极支持,使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
  邓小平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突出表现在把群众首创的主动权交给群众。过去我们喜欢讲走群众路线,并把倾听群众的呼声,或者关心群众的疾苦当做民主型领导的最高境界。其实,真正的领导境界,是把权力还给人民,让人民成为自立自主的社会主人。邓小平领导我党所进行的一切实践,都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来,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他都力图给人民松绑,让人民有充分的自主权利,能够放开手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早在60年代初“过苦日子”的时候,当一些地方创造了“包产到户”、“责任到田”、“五统一”等生产形式时,邓小平就明确表示:“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农民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能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而恰恰是对人民的放权,赢得了人民更大的拥护,使国家获得飞速的发展,使人民尽快摆脱贫困。我们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领导进行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实际上可以视为是把社会权力还给人民的解放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破除个人崇拜,让人民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建立市场经济机制,而市场机制则是让每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活力机制,它给每个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更有利人民争取自己的社会利益。
  ……
展开
目录
序言 人民本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
第一章 人、民、人民皆为贵
一、人,天地之所贵者
二、民,国之所贵也
三、人民:贵为社会之主

第二章 人本演绎
一、人本源与流
二、人本清单
三、对西方人本的追问

第三章 民本源流
一、民本滥觞
二、民本基本内涵
三、民本与人本撞击、融和的本位觉醒

第四章 人民本位在社会主义中国的走向
一、为民宗旨:人民本位思想的开篇之作
二、邓小平理论:人民本位的实践性理论
三、“三个代表”: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
四、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昭示“以人民为本”

第五章 人民本位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整体布局中的贯通
一、全面小康:中国人民的千年愿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与民需俱进
三、从全面小康总体布局中感受人文关怀

第六章 人民本位经济的崛起与推进
一、市场化改革:社会经济向“民”转
二、藏富于民的人民本位经济
三、民本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凸显重要地位
四、在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壮大人民本位经济

第七章 人民本位政治的坐标走向
一、走向“人民本位”政治
二、人民本位政治实现的体制保证
三、基层民主:人民本位政治的社会基础
四、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
五、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

第八章 人民本位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一、人民本位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民本位文化在新历史方位的发展思路
三、新时期人民本位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四、人民本位文化的发展在于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第九章 人民本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和谐:人民本位社会的愿景
二、民生:人民本位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公平正义:人民本位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四、服务型政府:人民本位社会价值观在社会建设中的践履

第十章 以人民为本位的生态文明新构想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轨迹
……

第十一章 人民本位思想的实践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