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 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6省市的人均耕地已经不足0.8 亩。近七八年来,全国净减少耕地上亿亩。可另一方面,土地低效利用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地方缺乏规划,不顾实际,盲目兴办各类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征地后的土地闲置率高达40%以上。
我国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支付了巨大的成本,这些年来,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都呈几何级数增加,超过环境承载能力70%以上,其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9000万亩,占全国耕地的1/20强。据2001年西部生态状况调查报告,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地GDP的13%。
要走出这种高代价、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真正体现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广泛推行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增长方式转变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上来,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发展要求自主创新上台阶
这些年来,我国满足于运用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广阔的国内市场参与低水平、低层面的国际分工,结果资源浪费了不少、环境破坏了很多,换来的却是微薄的劳动力血汗收益。而反过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其技术优势,轻而易举地赚走几近全部的利润。近两年来,由于我国的许多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扩大出口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和统一、技术手段落后,在合理、有效保护民族产业方面又力不从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