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816967
  • 作      者:
    刘学礼著
  • 出 版 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这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的第一批共有10册。每一册精选一位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研究人员在全国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部分党史研究论文。这本由刘学礼编写的《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是该系列中的一册,收录了《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的历史作用和经验探析》、《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乡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等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六大决议中也可看出对于乡村革命的重视程度。六大提出的推翻帝国主义、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三大任务中,两个任务是与乡村革命紧密相关的。“基本没有多大错误”的党的十大政纲中,就有“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耕地归农”,“改善兵士生活,发给兵士土地和工作”,“取消一切政府军阀地方的税捐,实行统一累进税”等四条是农民问题。还规定了党在农民运动和苏维埃运动(当时苏维埃政权主要是在农村建立的)中的主要任务。2.总结近期乡村革命的开展情况。六大分析了过去农民运动的教训。指出大革命后期中央没有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忽视土地革命不去武装工农,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认为八七会议的土地问题不彻底。“对土地问题没弄清楚”。南昌起义是“含有土地革命意义的反抗”,是土地革命不坚决,没有与农民运动联合起来,没有武装农民。称赞秋收起义争取了群众,扩大了党在乡村的影响,“将土地革命的口号渗入了广泛的农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对其他地区起了模范榜样作用。但是六大当时还没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因此指出不能机械运用秋收起义的模式,强调秋收暴动政策机械的应用,会引发有些地方玩弄暴动和军事冒险的行动。对当时乡村革命开展的形势进行了理论总结。认为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工农发展、革命运动发展不平衡,工人运动发动得快和早,农民运动发动得慢和晚,致使无产阶级没有得到农民的援助导致失败。六大认为当时特别显著的情形是农民运动的带地方性与不平衡。地域发展不平衡,南北发展差距很大。南方的广东、湖南、湖北等已经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推翻豪绅地主政权、分配土地的革命,北方还好多是农民自发的斗争尝试,或者是大刀会等帮会组织的传统的农民斗争。工农运动曾遭受很大损失,现时还没有广泛的群众革命高潮。乡村中阶级斗争正在深入,农民运动在高涨,范围也越来越广。南方各省已经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的根据地及其少数工农革命军,将成为新的高潮的重要成份。
展开
目录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的历史作用和经验探析
八大对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九五七年前后党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历史考察
试析中共六大关于乡村革命的决策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乡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试析衙前农民运动对中共创立时期乡村革命的探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