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历史新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4414
  • 作      者:
    刘咏聪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咏聪,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学人暨波士顿东北大学历史系访问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有中国女性/性别史、儿童史、史学史等。著有《女性与历史——中国传统观念新探》( 1993)、《中国古代的育儿》( 1997)、《德才色权——论古代中国女性》(1998),编有《中国妇女传记辞典(清代卷)》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The Qing Period)(英文版,1998;中文版,2010)、Windows on the Chinese World: Reflections by Five Historians (2009)、Overt and Covert Treasures: Essays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2012)等书;另撰有中外学术期刊及专集论文六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历史新貌》是第一部从专题史切入,构建性别视野中中国历史新貌的论文集。全书“内篇”上、下共有3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香港地区、美国及加拿大的作者,分别通过发掘个别专题领域之性别内容而共同参与改写历史、构建历史新貌的初步工程。有关讨论牵涉30多个不同领域中的性别课题,虽未臻齐备,但已尝试尽力包罗,希望能启动以性别思维补充甚至重写历史之长远工作。“外篇”部分则主要选录中外名家导航性语录,内容围绕性别视野如何有利于提升我们对历史之理解,包括整体性论述和断代或分期论述。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历史新貌》力求广泛展示性别视野对中国历史研究的价值。当代学者已不甘停留于努力“在历史中发现女性”的阶段,而是希望以性别作为一项分析工具,挑战既有的历史叙述和解释,并以两性平等立场重新解读历史。随着性别视野的引入,当代史家又同时强调阶级、地域、族群等思维为历史研究带来之活力与贡献。学风所及,中国历史已陆续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崭新面貌。
展开
精彩书摘
    明清女性绘画的依附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她们在艺术上缺乏创新,她们的创作与男性绘画几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明清女性生活空间狭窄,艺术视野也同样不开阔。她们观赏到的是家中所藏男性画家们的名书佳画,读到的是男性艺术家著述的画史、画论,指导她们笔墨技法的是她们的父家、夫家等男性画家,品评她们画作优劣的同样是这些人。可以说,她们已经完全陷落在一种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绘画体制之中。由于她们不能超拔于那个已经设定的、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因此,在艺术上很难有所突破,这从她们对仕女画的选材上可以明显看出。
    众所周知,明清是封建礼制对女性极度束缚的时期,中央政府及地方官员大力推崇不屈而死的烈女、守节不嫁的贞妇,不仅给予她们极高的荣誉,并且为她们树碑立坊。一时烈女、节妇人数倍增,《古今图书集成》“所列的'闺节'、'闺烈'两部中收入的烈女节妇,唐代只有51人,宋代增到267人,而明代时竞达近36000人”。①明清的女性纷纷以烈女、节妇为榜样,但是,当时的女性画家们却没有创作出反映贞女烈妇的题材画。因为明清男性画家们在仕女画的表现中,已侧重把握其审美功能,只强调画面的形式美,忽略表现内容,诸如人物个性、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等,而是单纯追求带有一定程序化的姿致闲逸、体态柔弱、情绪淡漠伤感、“意多娴婉”的女性之美。他们饶有兴致地去描绘放浪而娇美的妓女(如吴伟《武陵春图》、《歌舞图》(图2),唐寅《李端端像》,郭诩《东山携妓图》,颜翔《薛素素小像》,罗聘《苏小小梳妆像》及费丹旭《马守真像》等),却不肯着墨于品德高尚但不一定具有娇美外表的贞女烈妇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样本,女性画家们在此题材的表现上也只好作罢。
    ……
展开
目录
导言
内篇 上
存在?不存在?
——女性与中国古代政治史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新貌
最近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医疗史新貌
地方史与妇女/性别议题:一个研究案例的启示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民族史教学与研究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军事史新貌
阴阳之性:中国性文化史研究路径初探
性别视野中的儒学思想史新貌
性别视野中中国文学史的困扰与进展——谨以此文纪念钟慧玲教授(1950-2010)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史学史新貌
佛学院课程性别议题缺席的意涵——以台湾为例
明清女性绘画——作为男性画史的附属存在
性别视野中的服饰文化史新貌

内篇 下
考古材料中的性别讯息
性别史与经济史
性别视野中的消费文化史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科技史
从性别思考礼仪,由礼仪观察性别
中国妇女教育史研究评析
性别视野中的考试制度史
当体育遇上性别
儿童史研究与性别视野
性别视野中的新移民史研究
帮会史中的女性
道教女性与女性道教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
古文字材料中的性别研究讯息
经学史的性别内容
性别与书法史
中国诗词史的性别面貌
性别视野与中国小说史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戏曲史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文评史新貌
……
外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