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权研究.第11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61179
  • 作      者:
    徐显明主编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人权”,乃是人因其为人即应享有的权利,它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最能唤起内心激情与理想的词汇。人权,在今天已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而是已成为一门需要熟虑慎思的学问。在呼吁人权的激情稍稍冷却的时候,挑战我们的智慧与理性的时代已经来临。
展开
精彩书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静态的县级人大制度建设经过周期性的修补正在不断发展完善,动态运行的县级人大制度中的民主性因素也在不断增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县级人大制度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动力没有减弱,自下而上的制度生长因素正在蓬勃发展,双向度的制度成长模式已初步显现。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虽然宪法法律赋予县级人大诸多重大职能,但实现这些法定职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民主需求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成长的空间-2010年与县级人大制度有关的一些基本法律(例如选举法和代表法等)经过了修改,由于县级人大制度的塑造者和行动者是分离的,因此这些新的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际运作效果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在动态运行的县级人大制度中,如何将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所要求的竞争机制、差额选举、加强选民对代表的监督等民主成分落到实处,还需要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代表和选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及政治参与能力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上述这些既是我国县级人大制度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我国县级人大制度成长的空间。
    美国最高法院要在将“违宪审查”收入囊中作为镇院之宝以后,在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中方才挺直脊梁。同样是权力体系中的后进者,我国的县级人大常委会要有怎样的“镇会之宝”才能在我国县级政权的权力体系中真正获得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从而在农民权益保护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呢?答日:坚持双向度的制度成长路径,用制度的形式固化并细化执政党的厉行民主法治的决心,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提升县级人大制度的民主性。
    (一)坚持在县级人大制度成长过程中被证明的成功经验
    1.县级人大制度的发展得益于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整个人大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如前所述,一方面,自1957年反右扩大化开始,县级人大进入了曲折发展期,“文革”开始后各地人大的活动基本停止,非选举产生的革命委员会取代了民选的人大,而改革开放后县级人大制度之所以能够在30多年间不断发展完善,得益于稳定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县级人大制度是在全国人大和省级人大的共同塑造之下不断发展的,因此这两级人大制度的稳定和制度政策的连续性对县级人大制度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展开
目录
《人权研究》集刊序
“中国农民权益保障”专题编者按
“合村并居”背景下的宅基地流转问题探析——基于山东省齐河县的实证调查
一、引言
一、齐河县的“合村并居”状况
三、“合村并居”背景下宅基地流转的根源问题及对策
四、两种模式的构建——集体流转与分散流转
五、结语

“合村并居”背景下的宅基地流转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一、“合村并居”宅基地变动的性质——重新分配还是流转
三、宅基地流转合法性探究
四、“合村并居”的合理性考量
五、“合村并居”合法合理的路径
六、结语

在制度与实践之间:乡镇人大制度的现状考察
一以代表选举和职权行使为中心
一、引言
一、乡镇人大制度:一个粗线条的理论框架
三、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四、乡镇人大职权的行使
五、可能的影响因素
六、结语

县级人大:组织与功能
一、县级人大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作用
二、农民的政治参与与县级人大制度:县级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
三、完善县级人大的组织与功能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我国村民自治现状之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二、村民自治之现状
三、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之现实问题
四、村民自治发展完善之对策探讨
五、村民自治未来发展三个关键性问题

农民权利困境的原因及其化解——以农民组织研究为视角
一、引言
二、中国农民组织研究的背景——农民权利困境的原因探析
三、农民权利困境的化解路径
四、发展农民组织——结社自由的视角
五、农民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国家角色
六、结论

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国家积极给付义务——以义务教育受教育权为视角
一、引论
二、义务教育受教育权及相对应的国家义务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现状
四、明确和强化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国家积极给付义务
五、结论

试论中国古代农民社会保障
一、中国古代“农民”享有社会保障
二、中国古代农民社会保障的历史渊源
三、中国古代农民社会保障项目体系
四、古代农民社会保障机构
……
仇恨言论之德国立场
美国商业言论的自由之路
自然与传统的融合:略论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权利保护
转型社会中的性权利
性别变更权利的人权与宪法基础
社会救助权及其保障研究
论海上人权保障的国际法律制度
中国毒品成瘾者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论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国际法规制
国际人道法视野下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地位、影响及面临的挑战
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人权法案》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民主人权论”评析
“无辜者运动”和死刑司法中“不断变化的道德标准”
世界各地的马伯里诉麦迪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