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驱动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49301
  • 作      者:
    (美)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1.《驱动力》是趋势专家、畅销书作者丹尼尔.平克的集40年研究成果的新著作,他颠覆了传统的激励理念:“给我奖励,我就更努力”,提出了具有颠覆性的有关积极性的理论:真正驱动我们的是第三种驱动力。
  2.作者丹尼尔.平克亲笔作序,他指出:在这个驱动力3.0时代,旧有的奖励惩罚式的激发人们积极性的方式已经不再有效,我们必须把我们的驱动力系统升级到3.0时代,这个新系统的核心不是胡萝卜加大棒,而是自主、专精和目的。
  3.彻底颠覆人们对积极性的看法——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但其效果会逐渐消失。更糟糕的是它降低了人们继续这项工程所需的长期积极性。
  4.《驱动力》提出了当下个人、组织提高绩效、焕发工作热情的秘诀,不是我们的生物性驱动力或者追求奖励、逃避惩罚的第二种驱动力,而是我们的第三种驱动力,是我们想要主导我们的生活、延展我们的能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深层欲望。这个时代不需要更好的管理,而需要自我管理的复兴。
  

展开
作者简介

  (美)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趋势专家、《全新思维》作者,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快公司》和《连线》杂志撰稿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及白宫行政部门演讲稿撰写人。
  在世界各大公司、大学院校及各种协会进行演讲,讨论有关经济变革和创造新型工作环境的话题。
  畅销书作者,主要著作有:《全新思维》《自由工作者的国度》《菜鸟职场物语》《未来在等待的人才》。

展开
内容介绍

  《驱动力》是趋势专家、畅销书作者丹尼尔.平克的新著作。在书中,作者详细阐释了在奖励与惩罚都已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们的热情,是对当前传统有关人类积极性理论的颠覆之作。
  过去我们大部分人都遵循着如下的行为模式:老板答应我们加薪,我们的工作就格外卖力;用功可望拿到好分数,我们就花更多时间读书;迟到要扣薪水,我们就乖乖准时上班……本书将告诉你一个令人惊讶的真相:是什么在激励着你?
  丹尼尔.平克以40年来有关人类激励的研究为基础,揭示了胡萝卜大棒这样的外部激励措施已不是激励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非常好方法。在书中,他审视了驱动力的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在每章的结尾处,还提供了实用的工具箱。
  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科学研究成果,作者丹尼尔.平克为每个人、每个组织指出了在胡萝卜大棒失效的时代如何提高绩效、焕发热情的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   奖励的惩罚,胡萝卜大棒失效了
  当然,任何有关工作积极性的讨论都出自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事实:人必须赚钱谋生。工资、合同款、补助、小费都是我所说的“基线报酬”(baseline reward)。如果一个人得到的基线报酬不足或者分配不公,他的关注点就会放在所处环境的不公以及对环境的焦虑上。
  但是一旦过了这道门槛,胡萝卜大棒就可能会得到与其初衷正好相反的结果。本来是想要提高积极性的机制最后降低了积极性;本来是想要激发创造力的策略最后却抑制了创造力;本来是想要让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却让好人好事消失了。与此同时,奖励和惩罚没能限制消极行为,反而让它们大爆发,让欺骗、瘾嗜和目光短浅的危险行为越来越多。
  一部在美国文坛最经久不衰的作品,给我们上了一堂有关人类积极性的重要一课。马克 。吐温在其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第 2章里写道:汤姆接到了一个无聊的任务,把波莉姨妈 75平方米的栅栏刷成白色。这项工作一点都不能让他兴奋,“生活对他来说太乏味了,活着仅是一种负担。”
  就在汤姆正要灰心绝望的时候,一条“聪明绝伦,妙不可言”的妙计涌上心头。他的朋友本漫步到他面前准备嘲笑他的时候,汤姆做出了很疑惑的表情。他说,把颜料涂到栅栏上不是苦差事。它是一种特权,是一种内部激励方式。这活儿看起来很诱人,当本问他能不能亲自刷几下的时候,汤姆拒绝了。直到后来本以自己的苹果作为交换,汤姆才给了他刷栅栏的机会。很快,其他男孩也来了,他们都掉进了汤姆的圈套,好几个男孩都刷了栅栏,而且最后这都算做是汤姆的功劳。
  从这个有趣的情节里,马克 。吐温提炼出了一条重要的有关积极性的原则: “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情。”他还写道:在夏季,英国有钱的绅士每天驾着四轮马拉客车沿着同样的路线走上 30~ 50公里,他们为这种特权花了很多钱。可是如果因此付钱给他们的话,那就把这桩事情变成了工作,他们就会撒手不干了。
  换言之,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它就像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一样: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它通过减少内在激励因素,让成绩、创造性甚至善行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倾倒,我们称之为“汤姆索亚效应”(Sawyer Effect)。一些有趣的实验抽样调查揭示了这一效应发生的四个领域,同时也再一次证明:科学向左,企业向右。  
  ……

展开
目录

引言  科学向左,企业向右
第一部分  驱动力3.0 时代来临
第1章     我们需要一次全面的升级
驱动力洞察    我们放弃了原本收入不菲的职位,反而接受一份收入低、但使命感更强的工作;没有人“管理”维基百科的员工,但维基百科却是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还有开源产品、很多无法想象的“不为利润而来”的企业………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就像是少量咖啡因只不过是帮你多撑了几个小时,更糟糕的是,它还降低了人们继续这项工作所需的长期积极性。

第2章   奖励的惩罚,胡萝卜大棒失效了
驱动力洞察  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它好像是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胡萝卜大棒让我们希望得到的越来越少,不希望得到的越来越多:本来是要提高积极性却降低了积极性;本来是要激发创造力却抑制了创造力;本来是要让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却让好人好事越来越少。上瘾者想要快速解决问题,置最终损害于不顾;撒谎者想要快速出奇制胜,置长远结果于不顾。
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报酬

第3章    做 I 型人还是 X 型人
驱动力洞察  如果你相信“大众皆平庸”,那么平庸就会成为无法逾越的天花板。你需要倾听内心的声音,你的能量之源来自外在动机还是内在动机?自由、挑战与担当是你的主要动机吗?你是更多关注行为带来的外在奖励,还是更多关注行为内在的成就感?我们究竟应该用哪种方式来思考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个人

第二部分  驱动力3.0的三大要素

第4章  自主:我做什么,我决定
驱动力洞察  为什么一个迸发自由和创意的24小时被称做“联邦快递日”?为什么谷歌每年的新产品中竟有一半是在20%的完全自主时间内诞生的?这个时代不需要更好的管理,而需要自我管理的复兴。我们天生就是玩家,而不是小兵;我们天生就是自主的个体,而不是机器人。
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教育

第5章 专精: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
驱动力洞察  在办公室里,我们服从太多,投入太少。前者让我们能够撑过白天,后者却让我们能够撑过晚上。控制带来的是服从,自主带来的则是投入。你是不是处于最兴奋、最令人满意的心流体验之中?达到心流,不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应该被作为生活规范:为了实现专精而保持美丽的“聚精会神的神情”。 它是必需品,我们需要它才能存活,它是我们灵魂的氧气。
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企业

第6章 目的:超越自身的渴望
驱动力洞察  你是不是常听到“效率”、“利益”、“价值”、“优势”、“焦点”、“差异”这样的词语,这些目标很重要,但它们缺乏唤醒人类心灵的能力。我们常常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而驱动力3.0在不拒绝利润的同时,强调的是目的最大化: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自己属于更伟大更长久的事物,他就无法过上真正出色的生活。寻找目的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在复兴属于我们的商业,重塑我们的世界……
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沟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