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详谈新论二十八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7733045
  • 作      者:
    曹培琳著
  • 出 版 社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脉诊是中医药学的宝中之宝,重中之重。<br>    有了它在临证中心明眼亮,如在夜航中看见明亮的灯塔一般。<br>    昧于脉诊医道之大失,不通脉诊非中医。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对临床常见的28种脉象,就其脉位、脉力、脉率、脉律、脉形、脉之充盈度等均有详尽的论述,对于不少脉象的细节部分,如革脉的边、洪脉的钩、弦脉的直、滑脉的圆、动脉的突、涩脉的涩等,亦有详细的交代,对于定脉位、脉力、脉形、有根无根、有神无神以及有胃气、无胃气方面均有具体的方法和明确的标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浮脉与;冗脉<br>    浮脉与沉脉是脉位不同的一对常见脉象。轻取得点多、脉形最清楚,中取、沉取不明显,为浮脉;轻取不明显,沉取得点多、脉形最清楚为沉脉;肌表气盛、肌表气外泄则形成浮脉;气血内盛、气血闭郁于内则形成沉脉;浮脉主表证,主气脱、血脱、精脱、液脱;沉脉主里证,主内寒、阳虚、燥结、气闭;浮脉主肺,微浮为肺之常脉,浮甚为肺之病脉,浮而无胃是肺之真脏脉、死脉;沉脉主肾,微沉为肾之常脉,沉甚为肾之病脉,沉而无胃是肾之真脏脉、死脉。濡脉、洪脉、芤脉、革脉、散脉、微脉皆属浮脉类;弱脉、实脉、牢脉、伏脉皆属沉脉类。浮脉为阳,沉脉为阴。第一节  浮脉<br>    浮脉是以轻取即得、脉位浮浅为主要特点的脉象。诊脉时轻取即得,可得三点,脉形最清楚,中取和沉取时得点少,脉形也不清楚,即可定浮脉。当人体阳气向外发泄时,形成浮脉,浮脉主表证,也主气脱证,轻取即得的脉象还有洪脉、革脉、芤脉、散脉、濡脉,以及虚脉,这些脉也是轻取即得,但不是浮脉,而属于浮脉类形体瘦,或桡动脉分布浅,或气候温热出汗而无病证者,脉力平、脉形不大不小、脉率不快不慢,脉律均匀者为常脉。主病的浮脉可分二种:一种是浮而有力、不空不虚之浮脉,主表证,主实证,如浮紧、浮数、浮缓(相对虚脉)等。
展开
目录
昧于脉诊医道之大失<br>总论<br>第一章 寸口脉波常脉<br>第二章 脉象的要素<br>第三章 脉象的形成<br>第四章 诊脉的方法<br>第五章 脉与阴阳五行<br><br>各论<br>第一章 浮脉与沉脉<br>第二章 迟脉与数脉<br>第三章 虚脉与实脉<br>第四章 大脉与细脉<br>第五章 长脉与短脉<br>第六章 弦脉与弱脉<br>第七章 紧脉与缓脉<br>第八章 滑脉与涩脉<br>第九章 洪脉与微脉<br>第十章 濡脉与牢脉<br>第十一章 芤脉与革脉<br>第十二章 散脉与伏脉<br>第十三章 促脉、结脉与代脉<br>第十四章 对《内经》《难经》死证脉象的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