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期运行(磨合)期<br> 初期运行期的特点是故障发生的频率高,系统的故障率呈负指数函数曲线。使用初期之所以故障频繁,原因大致如下。<br> (1)机械部分机床虽然在出厂前进行过运行磨合,但时间较短,而且主要是对主轴和导轨进行磨合。由于零件的加工表面存在着微观和宏观的几何形状偏差,在完全磨合前,零件的加工表面还比较粗糙,部件的装配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在机床使用初期会产生较大的磨合磨损,使设备相对运动部件之间产生较大的间隙,导致故障的发生。<br> (2)电气部分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使用了大量的电子元器件,这些元器件虽然在制造厂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老化试验和其他方式的筛选,但实际运行时,由于电路的发热、交变负荷、浪涌电流及反电势的冲击等影响,性能较差的某些元器件经不住考验,造成因电流冲击或电压击穿而失效,或特性曲线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br> (3)液压部分由于出厂后运输及安装阶段时间较长,使得液压系统中某些部位长时间无油,气缸中润滑油干涸,而油雾润滑又不可能立即起作用,因而造成液压缸或气缸可能产生锈蚀。此外,新安装的空气管道若清洗不干净,一些杂物和水分也可能进入系统,造成液压气动部分的初期故障。<br> 2.有效寿命期数控机床在经历了初期的各种老化、磨合和调整后,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正常运行期。在这个阶段,故障率低而且相对稳定,近似为常数。偶发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一般说来,数控系统要经过九至十四个月的运行才能进入有效寿命期。因此,用户在安装数控机床后最好能长期连续运行,以便让初期运行期在一年的保修期内结束。<br> 3.衰老(耗损故障)期衰老期出现在数控机床使用的后期,其特点是故障率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数控机床的零部件及电子元器件经过长时间的运行,由于疲劳、磨损、老化等原因,寿命已接近衰竭,从而处于频发故障的状态。<br> 2.1.2 数控机床维护的特点<br> 数控机床因其功能、结构与系统的不同,其维护保养的内容和规则也各有其特点,具体维护方法应根据其机床种类、型号与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并参照该机床说明书的要求,制订和建立必要的定期、定级保养制度。<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