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29466
  • 作      者:
    施扣柱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施扣柱,女,1956年生,历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上海近现代教育史研究。已发表《清末上海教育改革之研究》、(《沿江城市教育近代化的发生机制与社会背景》和《Shanghai administrativemodelfor private schools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等论文多篇,著作有(《中国教育哲学史》(合著)、《圣约翰大学校史》(合著)、《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合著)和《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合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以1843年上海开埠至20世纪50年代百余年间上海城市社会中的学生群体生活为研究对象,叙述了以高、中等学校为主体的近代新式学堂学生的常态生活,包括以学为主的学业生活、从强迫到比较自觉的体育生活、富于情趣的日常生活等各个侧面,也讨论了救亡图存大背景下非富家子弟、外来子弟等群体在上海学校中的生存状态。<br>    《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采用以事记人和以人记事相结合的叙事方式,试图在人、事交织的历史经纬中,确立近代上海学生生活的坐标定位。
展开
目录
引言<br>第一章 课室生活与课业负担<br>第一节 课室、黑板与座位<br>一、功能细分化的课室<br>二、黑板的位置<br>三、简捷方便的座位安排<br>第二节 兴趣、课时与作业<br>一、授课艺术化与当堂消化<br>二、周课时与日课时<br>三、课外作业:时间有限与答案不限<br>第三节 英语作为教学语言<br>一、首创与共识<br>二、国文并未被放弃<br><br>第二章 图书馆生活与实验实习生活<br>第一节 图书馆生活:并非书虫<br>一、学校图书馆概况和举要<br>二、城市公共图书馆设施概况<br>三、学生的图书馆生活体验<br>第二节 实验实习生活:手脑并用<br>一、管理制度与设施<br>二、实验实习生活<br><br>第三章 考试生活<br>第一节 考试管理:宽进严出、名誉制与其他<br>一、宽进严出<br>二、名誉制与其他<br>第二节 考试众生相:潇洒派与无奈的多数<br>一、潇洒派<br>二、无奈的多数<br><br>第四章 体育管理与设备<br>第一节 体育管理:以强迫为开端<br>一、强制性举措中的人文关怀<br>二、多元化的学生体育标准<br>第二节 校内体育设备与城市公共体育设备<br>一、中等学校体育设施举要<br>二、高等学校体育设施举要<br>三、城市公共体育场所的设立和开放<br>四、聊胜于无:弄堂也可当球场<br><br>第五章 体育普及与提高<br>第一节 普及性、群众性体育活动<br>一、体操与医疗改正操<br>二、吸引“老爷”学生与女学生的参加<br>三、体育赛季与体育成为习惯<br>第二节 校外竞赛性体育活动<br>一、校际比赛:地方与全国<br>二、南洋与约翰足球赛:中国的哈佛与耶鲁赛<br>三、文人遇大兵,客场胜军队<br>四、名满亚洲:两江女篮出战日本与东南亚<br><br>第六章 衣饰:男生女生都爱美<br>第一节 校服、体操服与实验室服装<br>第二节 西服、长衫与旗袍<br>第三节 帽子、鞋子花头多<br>第四节 化妆与化妆品<br><br>第七章 饮食:校内与校外<br>第一节 正餐与校方许可的加餐<br>第二节 学校膳厅外的餐饮或零食<br>第三节 叫外卖、自制饮食与其他<br><br>第八章 住宿:不尽欢颜<br>第一节 校内外宿舍与设施<br>一、校内宿舍与设施<br>二、校外宿舍与设施<br>第二节 宿舍分配管理与女宿舍观光<br>一、宿舍分配管理<br>二、女宿舍观光<br>第三节 住宿生的作息与消遣方式<br>一、住宿生的作息时间<br>二、消遣方式<br><br>第九章 非富家子弟的求学生活<br>第一节 沪校中的非富家子弟<br>第二节 顽强求学<br>一、尽量选择合适的学校和合适的学系<br>二、努力争取各种奖/助学金<br>三、充分利用学生的文化知识优势勤工俭学<br>四、节俭生活,尽力减少开支<br>第三节 成功原因<br>一、华租两界行政或准行政机构的政策性资助<br>二、社会心理和文化市场的支撑<br>三、来自学校方面的资助与关爱<br>四、重视教育的家庭氛围和禀赋优秀的<br>个体<br><br>第十章 外来子弟的求学生活<br>第一节 分布概况与来沪缘由<br>一、分布概况<br>二、来沪缘由<br>第二节 融入上海的学校生活<br>第三节 学生同乡社团<br>结语<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