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略决定方向——军队战略管理
1 席卷全球的浪潮
战略管理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企业管理经验与军事战略原理的高度融合和理论升华。战略管理一经产生,便以它特有的战略魅力,迅速应用于企业、政府、院校、科研机构等各个领域,形成一种强大的浪潮,席卷全球,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理论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战略与管理的融合
战略乃为将之道、统帅艺术,是军队将领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人类历史发展几千年,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血与火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战略原理与思想。
中国春秋时代的《孙子兵法》可谓是一部关于战略的鸿篇巨著。孙子将内部外部战略环境高度概括为道、天、地、将、法五个要素,五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衍生出胜败、奇正、虚实、迂直、利害等无穷变换,据此形成战略决策与计划,有效控制战略的执行与实施,最终达成战略目标。汉尼拔在西方有“战略之父”之称。其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在逆境中争取以攻为守,采取远距离迂回路线,以奇制胜。古罗马军事理论家弗龙蒂努斯早在公元84~96年就撰写了《谋略》等战略著作,分析战略上成功的战例,以供将军们提高运筹和指导战争的能力。东罗马(拜占庭)皇帝毛莱斯于公元590年前后写了《将道》一书,用于训练高级将领。18世纪末,普鲁士的比洛指出:“战略是在视界和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而战术是关于在上述范围以内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若米尼在其著名的《战争艺术概论》中指出:“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战术是在发生冲突的现地作战和根据当地条件配置兵力的艺术,是在战场各点使用兵力的艺术。”拿破仑在西方战争史上无疑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战略高手。他从战略全局出发,以步兵师和骑兵师编成军的建制,把炮兵作为独立兵种列入师和军的编制,利用这种作战体制的全部威力,进行大范围的机动战、运动战,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和战略企图。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战场,迅速果断地机动和出其不意地奇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