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危机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7081
  • 作      者:
    高鹏程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高鹏程,1987~1991年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法学学士学位;1996~199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比较政治学专业法学硕士学位;2000~2003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2003~2006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br>    参加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6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参编国家级教材2部,翻译著作1部,参与国家教育部年度学科报告4次,担任《中国政治学年鉴》副主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蓝皮书政治学卷副主编。在政府管理学院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本科“政治学原理”的教学工作,担任公共管理硕士(MPA)“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对危机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创性专著。<br>    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时代,是充满各种形式危机的时代。今天的社会生活日益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危机现象愈来愈成为人类经常面临的重要发展困境。本书是对危机现象的一般性理论分析,通过将总体逻辑抽象与历史现实发展统一起来,来阐明危机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通过一般理论、基本社会领域危机理论和具体危机形式三个层次,对资源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本币危机、公共教育危机、公共卫生危机、道德危机、意识形态危机、领土危机、战争危机、财政危机、选举危机等进行了系统研究。<br>    本书适合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学者,学生以及政府领导、行政学院和党校学员研究与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危机<br>    第二节  危机的特征和过程<br>    二  危机的过程<br>    危机的历史表明,危机本身常常是动态的。首先,危机是在时间中延展的。危机作为转折点有其前提、条件和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和环境的综合作用才导致了危机的产生;同时,危机本身又必然产生一定的后果,这种后果往往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其次,危机也是在空间范围内绵延的。危机的诱因具有自然性,这种自然性可能表现为纯粹的自然运动,也可能表现为人们对于特定社会关系的无意性和无知性。有时,在这两方面相互作用下,自然性所具有的因果关系会在空间上实现特定的传导。再者,危机还在意识中产生传播。由于人的意识对外部世界认识有限,就会对于危机状况产生一系列的非理性反应,这些非理性又可能造成新的危机,进而进一步扩大或者加深原有危机。关于从时间角度出发对于危机的一般过程,危机发生的空间过程、精神过程的分析,将在具体的危机分析和论述中加以讨论。<br>    一般来说,危机发生的过程可以分为潜伏期、爆发扩展期、后果展现期三个时段。在不同的时段中,危机与认识、行为以及后果的关系具有各自的不同特点。<br>    第一,危机的潜伏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自然、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因素可能凝聚起来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这种凝聚和相互作用还没有发生或者仅仅从细微之处发生时,可以称为潜在危机。亦即是说,危机处在潜伏期。<br>    潜伏期危机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绝对潜在危机。所谓绝对潜在危机,是指特定阶段人类社会中没有任何人、群体、组织了解或经历的潜在危机。也就是说,在人们的记忆中,没有任何关于这种潜在危机的痕迹。当然,也许这种危机可能已经在历史上发生过,但是人们已经把它遗忘,或者记载这种危机的载体已经湮灭。另一类是相对潜在危机。所谓相对潜在危机,是指对于特定个人、群体或者组织来说,其所可能遇到的危机是首次,但是其他个人、群体和组织却已经经历过的危机。
展开
目录
序言<br>第一章  危机<br>第一节  危机的含义<br>第二节  危机的特征和过程<br>第三节  危机的类型和作用<br>第二章  危机学<br>第一节  危机学理论<br>第二节  危机学方法论<br>第三章  经济危机<br>第一节  经济危机<br>第二节  经济危机理论<br>第四章  资源危机<br>第一节  资源危机<br>第二节  基础资源危机<br>第三节  能源危机<br>第五章  货币危机<br>第一节  货币危机<br>第二节  金融危机<br>第三节  本币危机<br>第六章  社会危机<br>第一节  社会危机<br>第二节  社会危机理论<br>第七章  公共危机<br>第一节  公共危机<br>第二节  公共教育危机<br>第三节  公共卫生危机<br>第八章  文化危机<br>第一节  文化危机<br>第二节  道德危机<br>第三节  意识形态危机<br>第九章  政治危机<br>第一节  政治危机<br>第二节  政治危机理论<br>第十章  国家危机<br>第一节  国家危机<br>第二节  领土危机<br>第三节  战争危机<br>第十一章  政府危机<br>第一节  政府危机<br>第二节  财政危机<br>第三节  选举危机<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