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精神性之传承与开拓
内容提要:通过当代新儒家的努力,现在学界已共认,儒家不只提供一套俗世伦理而已,乃是一个精神传统,特点在“内在超越”,与基督宗教的“外在超越”不同,提供了另外一种信仰的形态。儒家传统正如牟宗三先生所指出的,崇信宋儒所谓“天道性命相贯通”。基督宗教则通过对于耶稣基督的信仰,仰仗上帝的恩宠,获得灵魂的救赎。我现在清楚地体认到,每一个伟大的精神传统,必既有超越面,又有内在面。一方面不能满足于眼前的现实,才会有崇高的哲学与宗教理想的追求与超越的向往,另一方面又必对个体生命、文化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既超越而又内在。这些传统的差异端在体认不同形态的超越与内在的关联性。从一九八八年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第一届儒耶对话的国际会议开始,我就一直积极推动儒耶之间的交流。二十年来我不只对基督宗教有了不同的观念,对于儒家传统也有了十分不同的认识。这次到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来访问,由比较的视域讲我对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现代儒家的理解。这篇文章多少带有一点总结性的味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