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103751
  • 作      者:
    薛念涛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工作、基础工作、质量数据、质量管理的工具、现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管理小组几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br>    本书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引入环境监测领域,对于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可供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环境监测部门的人员,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人员及实验室有关人员学习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概论<br>    “环境”一词应用广泛,含义和内容极为丰富,又随各种具体状况而不同。对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的含义应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这里所说的外部世界主要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周围事物。<br>    目前,还有一种为适应某些方面工作的需要而给“环境”下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简称《环境保护法》,以下法律法规皆用简称)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br>    人类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但是,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往往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便是人们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战略性威胁之一,它的出现促进了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环境科学就是研究环境(结构与状态)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持续发展的规律和具体途径。那么,什么是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必要手段呢?是环境监测。
展开
目录
第1章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概论<br>1.1  环境监测概述<br>1.1.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br>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br>1.1.3  环境监测的复杂性<br>1.1.4  环境监测的作用<br>1.1.5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br>1.1.6  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br>1.1.7  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制度是依法建立起来的<br>1.2  环境监测管理<br>1.2.1  环境监测管理的基本特点<br>1.2.2  环境监测管理的基本内容<br>1.2.3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br>1.2.4  现代管理在环境监测管理中的作用<br>1.3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发展概况<br>1.3.1  国外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开展情况<br>1.3.2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开展情况<br>1.4  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br>1.4.1  现行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br>1.4.2  监测站内部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br>1.4.3  监测工作中的不足之处<br>1.4.4  坚持“质量第一”的意义<br>1.5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简述<br>1.5.1  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和质量管理<br>1.5.2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几个概念<br>1.5.3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任务和基本内容<br>1.5.4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br>1.5.5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br>1.5.6  推行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要树立的几个观点<br>1.5.7  全面质量管理是监测管理的中心环节<br>1.5.8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和传统的质量控制的区别<br>1.6  推行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和方法<br>1.6.1  目前影响质量管理的几个因素<br>1.6.2  推行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需要的变革<br>1.6.3  把普遍推行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任务落到实处<br>1.6.4  必须善于学习,勇于开拓<br>第2章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工作<br>2.1  质量体系的基本概念<br>2.1.1  质量控制<br>2.1.2  质量保证<br>2.1.3  质量体系<br>2.1.4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体系之间的关系<br>2.1.5  “两个反馈”<br>2.1.6  质量体系的作用<br>2.2  质量体系的建立<br>2.2.1  总体设计<br>2.2.2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br>2.2.3  质量体系框图<br>2.2.4  质量体系的实施<br>2.2.5  建立质量体系要注意的两个问题<br>2.3  质量责任制<br>2.3.1  质量责任制的重要意义<br>2.3.2  质量责任制的建立<br>2.3.3  质量责任制的贯彻和执行<br>2.4  各科室职责<br>2.4.1  办公室职责<br>2.4.2  财务室职责<br>2.4.3  质量管理室职责<br>2.4.4  监测室职责<br>2.4.5  综合资料室职责<br>2.4.6  技术条件室职责<br>2.5  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br>2.5.1  站长岗位职责<br>2.5.2  副站长岗位职责<br>2.5.3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br>2.5.4  质量保证负责人岗位职责<br>2.5.5  总工程师职责<br>2.5.6  室主任职责<br>2.5.7  质量管理人员职责(含各室质量管理员)<br>2.5.8  监测分析人员岗位职责<br>2.5.9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职责<br>2.5.10  试剂、器材管理人员职责<br>2.5.11  计量检定人员职责<br>2.5.12  综合分析人员职责<br>2.5.13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责<br>2.5.14  档案管理人员职责<br>……<br>第3章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br>第4章  质量数据<br>第5章  质量管理的工具<br>第6章  质量控制<br>第7章  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br>第8章  质量改进<br>第9章  质量管理小组<br>附录A  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br>附录B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三项制度<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